“廷益,”于谦叫的有几分别扭,“父母可好”
“身体康健,先生认识晚辈”
“认识,自然认识。”
于谦笑了笑,也不知道说些什么,眼神扫过,看到了墙上挂着的文天祥画像。
“廷益可是要学文公”
“文公忠贞之心可表天地,正所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学生虽不才,但心中亦有此志向。”
小于谦眸子清亮有神,坚定而又刚毅,望向文天祥画像的眼神之中,满是崇拜。
这是他的偶像,也是他毕生追随的先贤。
相比较于现在的年轻人以娱乐明星作为偶像,这个时代的人,更加的纯粹,也更加的信仰坚定。
明星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低贱的伶人罢了,上不得台面。
“文天祥,一片丹心,名垂青史,这样的人才是偶像”
“于谦也是,他成功地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不像我,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像文天祥于谦这样的人,几百年才会出现一个,他们就像是彗星,从一开始,就绽放出最为明亮的光,即便是陨落之后,也是世界上最为坚硬的陨石。”
“只有这样的人,才值得我们纪念,才值得我们去学习。”
“虽然我们活的卑微,但心中一样要有一尊神来镇压,这样的神明,就是如文天祥于谦一样的人。”
“凡人之躯,比肩神明”
“神明太过于遥远,这样的凡人,才显得格外真实”
观众们议论纷纷,于谦的故事其实大家听的不多。
知道石灰吟,知道保卫战,其他的其实也不甚了解。
但随着许多人查找资料,大家才发现,于谦确实是大明不可多得的风骨
无论是为官还是做人,他都一直坚定的走在自己的理想之路上,从未有过退缩。
哪怕是面临生死,他也依旧前行。
易泽有几分感慨,两个截然不同的时间段,老于谦和小于谦的会面,没有想象中的波澜壮阔,只是两个隔着岁月的人,在一起进行着探讨。
对于这些探讨,易泽插不上话,甚至感觉自己只是个局外人。
但作为一个旁听之人,他能够听出,这两位不同时空的人,却有着高度一致的人生价值观。
似乎长大的只有外壳,不变的依旧是内心。
“难以想象啊,一老一小,居然没有太大的分歧。”
“我现在就觉得小时候的自己格外的蠢,如果让我见到小时候的自己,一定会对以前的梦想嗤之以鼻,并用过来人的眼光告诉他,你说的都是空的假的虚的。”
“于谦给我的感觉就是,真正的不忘初心,现在说的什么不忘初心,都是标语,刻在横幅上给大家看的。”
“唉,比不了比不了,岁月带走的只是于谦的青春样貌,却没有带走他的梦想和坚持”
老于谦和小于谦相谈甚欢,彼此都时彼此的知己。
许多意见,两人都不谋而合。
其中的差别,不过是老于谦更加的成熟,而小于谦则充满着这个年纪应该有的稚嫩和理想化。
“廷益,这是你写的吗”
书桌上,干涸的墨迹。
一首诗,一首流传千古的诗。
“这是学生见山中采石灰矿之景象,有感而发,请先生指教。”
小于谦将诗作呈上,于谦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但依旧郑重的接过,认真念道
“千磨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写得好,非常好。”
于谦赞叹,此时的他,再去读这首诗,心中依旧感触颇深。
甚至比当时自己写这首石灰吟之时,感触更甚。
“多谢先生赞誉。”
小于谦笑了,眼中有自豪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