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有人下错了文报袋,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小错了。接着看到平常不显山不露水的曹颉,竟然有一身横练的功夫,竟然把署理大人就这样放倒了,让人骇然不已。
这还不得出大事儿吗?
王栋都愁死了,都不晓得今后在这元字号里该怎么混下去了。你看看,哪尊菩萨是好惹的?
就在王栋发愣的时候,曹颉那里喊道:“王栋,做事情!”
是啊是啊,还有那么多文报袋的事,还没有处理结束。做事情,做事情。
两人复又坐下来,开始登记各地来的文报袋。
江南省来的这一个文报袋全部登记完毕以后,曹颉与王栋开始整理甲号室来的其他文报袋。
无非还是那些事,税赋、农事、盐运、汛情、春祭、偷盗、奸情、冤狱……
没有什么新鲜事。
但都要一一处理,或者一一写成提要归到录事簿上。
处理完毕,两人又将所有资料归到各自所属的文件格档里,随后,两人将整理出来的提要以及甲级性文报送到提塘署陆永发手里亲自处理。
这一来,已差不多过去了两个时辰,中午歇晌的时间快到了。
两人交割完毕,陆永发与副官李纯给他与王栋两人签了花押。两人拿了收条,然后,躬身作揖退了出来,准备回自己的甲号室。
就在他们从正署大门出来时,曹颉与王栋又见到了那个天字号的提塘署官程范。
在程范的旁边,还有一个人。显然,程范是陪着他来的。
这个与程范一起进入元字号正署的人,一看就是从宫里过来的,头顶上的花翎在那里哩,是个大官儿!
曹颉没有多想,每天进出正署的人那么多,这不是曹颉管的事,曹颉也懒得管。曹颉只想把自己的事做好。
这两个人,还是来提江南省的那个文报袋的。
没有人想到,程范身边的人,竟然是南书房行走。曹颉眼睛余光发现,两人要进正署大厅时,程范弯下身子,打着一个请的手势,嘴里说道:“行走大人,您先请。”
曹颉因为是甲号室的头儿,倒是多少知道点内廷的事,一听到“行走大人”,便知晓了来人竟然是“南书房行走”。
这南书房行走其实不是一个官位,只是一个“差使”。但这个差使,却只是为皇帝陛下服务的。平常人等别说要见到皇帝陛下,就是要见到南书房行走,也是难于登天。
充任南书房行走的,都是康熙皇帝的近臣啊!
天啦,今天,是什么日子啊,连南书房行走的人都来了!
南书房行走,轻轻地咳嗽一声,肯定有多少人会掉脑袋的。谁还不知道啊,咱们的康熙爷,就是用这个南书房,把本朝的章疏票拟之权全都拿在手里了。这一来,你就明白了,一个小小的南书房行走,就是这个帝国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和最高官署内阁的人,也未必比得上啊!哪一个南书房行走,走出来,都差不多是半个康熙爷亲临啊!
这下,你可能明白了,在当下这个康熙朝,南书房既是康熙帝的书斋、课堂,也是为他服务的机要秘书处。
当然,还不止这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