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这个中级方案都即将超出周至的理解范围的话,麦小苗的这个高级方案,换到如今,怕是所有人都会认为其有点超前到夸张了。
麦小苗提出系统中的数据应该“无可篡改”,也就是说,任何用户在系统当中的活动,不管发生在哪一个时点,都会留下其记录,无法通过后续手段去修改掩盖,只要保证了这一点,配合上四叶草集团如今已经非常完备的后检制度,任何黑客进入系统中的行为都能够及时发现。
由于黑客具备其天然的“非法性”,在系统无可篡改的数据流中,将无法获得任何修改数据的可能。
用户的建立和权限的获取,其实也是一种数据修改行为,这就彻底杜绝了黑客破坏系统的可能性。
但是让数据“无可篡改”的系统,真的可以存在吗?
如果让当今绝大多数的信息技术工程师来谈这个问题,答案都是不可能的,但是麦小苗提出的模型,却是在几十年后完全实现了的。
这就是“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储”,“点对点传输”。
四叶草集团的系统现在已经离散成了各个系统构成的系统集群,本身已经有了点对点传输协议和共识机制,既然已经有了这样的机制,麦小苗的思路就和周至现在主导的四叶草集团的集群化改造截然相反,取消了周至为系统设计的“集群交换总线”思路,干脆让系统集群更加的离散,最终形成一个没有数据中心,不可篡改,透明,安全,且具备编程能力的“数据链”技术。
周至不由得瞠目结舌,这玩意儿再发展发展,不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区块链”?
而这个技术最大的作用并不是在于提升系统的安全,它的核心在于分布算力均衡和不可更改的电子账本。
有了前者,就可以通过网络将系统内具备算力的设备全部统合起来,组成一个“超算”和“超储”,有了后者,就有了最安全可靠的交易记录系统,对于金融、供应链、物流等诸多体系都非常有用。
不管前者还是后者,都属于信息技术的重要突破,能够提供非常前瞻性的诸多应用。
麦小苗想要将之应用于四叶草集团系统集群的安全提升,纯粹是用核弹轰蚊子了。
“喂,”冯雪珊已经将烤小肠重新加热好,招呼麦小苗:“东西烤好了,你也吃点?”
麦小苗可怜巴巴地抬起头,却是看向了周至。
“想吃就吃吧,你不是挺喜欢吃吗?”周至的注意力还在那份资料上:“这东西,好像有点东西啊……”
“你也过来吃点。”冯雪珊对周至说道:“都好好的,别吵别闹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