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想在疑难之时,让师父给你点拨一下吗?”鬼谷子先生问。
“要!要!一定烦请师夫,给弟子指教。”黄石连忙跪下了身子,在地上磕了四个头。
鬼谷子一伸手,一旁的蝉儿,递过了一个锦囊,但这个锦囊,没有封口。鬼谷子先生,随手递给了黄石:“去吧?好生为之。”鬼谷子微微地,睁开了双眼,小声地叮咛着。
“谢谢师夫,弟子这就别过了。”黄石也象,他的三个师弟那样,回头向谷口,毅然地离去了。
黄石走到了谷口,回头向谷中望了望,见没有人跟来,他连忙放下了行囊。他从袖中拿出了,鬼谷子先生,赐给他的锦囊,迫不及待地打开,看了起来。
锦囊里是一小块帛,上面写着一首诗:
“身怀巨略何方寻,
故地重返无处惊;
未到八十未见运,
子房一现青史名。
黄石坐下了身子,仔细地捉摸起了,这首诗的含义,但他怎么也解不透,他只得,又袖了起来。
黄石出山后,在楚国,谋求一展雄略的机会。但他处处碰壁,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返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下邳。回家后,他一直无所事事,每天都拿出了,师父鬼谷子,赠给他的那首诗,细细地品味着,但总是不得其解。
下邳是个小地方,黄石一直在此地,静静地虚度着光阴。幸得祖上薄有家财,下邳又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一直到公元前211年,那年他八十岁,他读着师父鬼谷子,给他的赠诗,又读到了第三句,“未到八十未见运。”他今年八十了,应当来运了吧?师父一向很准的。于是,他便每天都去茶馆,打听着新来的外地人。
适时,韩国贵族张良,为了报国仇家恨,散家产求力士,在博浪沙的地方,用一百二十斤的大铁锥,飞击秦始皇巡游的座车,但可惜,他击中的,是一辆副车,没能行刺成功。但他遭到了,秦始皇的通缉,他便逃到了下邳。
黄石仔仔细细地,观察了张良许久,但师父的诗中,讲得是“子房”,并没有讲,“张良”二字啊!他作不了决定,一直在观察。但他的八十岁,马上要变成,八十一岁了。师父指定的时限,马上就要过去了。他在万般无奈之下,在下邳桥下,以失履的方式,初试了张良。以后,又三难了张良。就在明天就要,到他八十一岁的时候,他把“三略”和“太公兵法”,赠送给了张良。
又过了十年,他方才知道,“张良”,字“子房”。他不由得,对鬼谷子师父,更加地崇拜了起来。而“黄石公”这个名字,便也开始,在青史上流传了下来。
其实,这也是鬼谷子先生,所布的一个局。
鬼谷中,只剩下了徐市一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