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公欢悦,是事合宜也;其不言者,是事未平也,孤当重思之”,由此可见,孙权对顾雍的器重之盛,能和周瑜不相上下。
顾雍最让人称道的便是他“密重”的品质了,师从名士蔡邕的他“专一清静,敏而易教”,学到了老师的一身本领,蔡邕贵异之,赠之以名,又因为蔡邕常常赞叹顾雍的才能,故取字元叹。
孙权子承父业,被朝廷授为讨虏将军,领会稽郡太守时,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他果断任命顾雍为他代行太守之职,换来的是整个郡的安定。
同时,顾雍不慕名利,封侯拜相也不为所动,西楚霸王项羽曾说:“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
但顾雍在孙权为吴王后封阳遂乡侯,他的家人都不知道,“顾雍领封侯之日,而家人不知,故前代称其贤也”。
同样,顾雍的公正无私也是出了名的。顾雍之孙顾谭有才学,“不脩意气,或以此望之”,孙权常常因为顾谭的才能对他极为厚待,多次给予赏赐和特别召见。
然而顾雍比顾谭清醒多了,在一次宴会上,自以为朝中新贵而自得的顾谭喝得大醉,起舞不已。
盛怒之下,顾雍在孙子第二天酒醒后痛骂他一顿说:“恃恩忘敬,谦虚不足。损吾家者必尔也”,让顾谭罚站了两个小时才准他离开。
正是祖父这番惩戒让顾谭幡然醒悟,也激励着他日后哪怕受到小人诋毁而被流放依然能够坚守原则。
顾雍虽然没有因为涉足太子孙和鲁王孙霸的二宫之争,也比他的后继者们任职的时间更长,但不代表他有着绝对安全的政治环境,
哪怕为孙权坐镇中央,在早年得到孙权的信任器重,顾雍还是失手于酷吏吕壹。跟随孙权数十年,
顾雍应该是东吴群臣中最了解孙权的了,也知道自己该做个什么样的臣子,才能在残酷的政治倾轧中活下来。
孙策死后,孙权根基未稳,凭借周瑜、张昭“率群僚立而辅之”,最终奠定东吴基业。
然而比起手握军权的周瑜和刚强犯上的张昭,顾雍以一个顺从者的身份侍立孙权左右,他不说没有把握的话,
也不会用言语顶撞自己的主公,更不会自持家族的势大来以下犯上,就算孙权想对他动手都找不到机会。
孙权不好在明面上动手,不代表他的“特务头子”吕壹不使坏,“造作榷酤障管之利,举罪纠奸,纤介必闻,重以深案丑诬,毁短大臣,排陷无辜”。
顾雍很不幸成为被吕壹扳倒的最大的官员,但直到吕壹伏诛,顾雍都没有大碍,甚至还给了吕壹最后的体面,维护了孙权作为君主的颜面。
然而殊荣不断的顾雍也没几年活头了,经过太医赵泉诊断,孙权深知顾雍时日无多,于是拜顾雍的小儿子顾济为骑都尉,
在顾雍病逝后,孙权更是着孝服前往祭吊,这是东吴后来几个丞相都没有的殊荣。
孙权没有信任的人,簇拥他的是兄长的旧部,名义上掌控的地方有着根深蒂固的世家豪强,就连自己的亲戚都和曹操暗中来往。
孙权一开始选择顾雍,是他需要为江东世家立一个表率,当他能真正掌握这块地方后,这个代表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顾雍何等聪明,作为吴郡顾氏的代表人物,在孙权手下混迹数十年的察言观色,让他面对孙权时既能恭顺有加,又坚守原则;
虽为世家豪强,却事事以主君为核心;心思缜密而老成持重,这些最终让顾雍成为东吴在位时间最长也是结局最好丞相。
顾雍此人宽广博大的胸襟气度、谨言慎行的严谨作风、为国为民的人生追求、不慕浮名的高深境界、出类拔萃的人生智慧,非常值得世人学习。
顾雍一生如此幸运,凭借的不仅仅是他自己的才华,也不是家门出身,而是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就是为人低调点,没毛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