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爷点点头,拎着口袋往屋里走,说“那能有多少,二三十个,这都有十几个了,还挺大方的。”姥姥说“那不都是他俩的哥,装好人呗,瞅他们那爹妈,一个一个的,以后离他们远点,听见不”后一句对着哥俩说的。
姥爷说“大人是大人,往孩子身上扯啥再说庆革那人还不错,不像庆繁。”庆革是满仓他爹,庆繁是张兴明二大爷。话说张兴明的姥爷往上翻几辈,和张兴明家也是亲戚呢,姥爷范万字,是和张兴明太爷爷的一辈的人,不过早出了五服了。在农村,随便拉个人往上数几辈,都能论上亲戚。
晚饭的时候,姥姥把蛤蟆处理一下,锅里放上油,葱蒜呛锅,放点大酱,把蛤蟆放进去后加水,让水没过蛤蟆,水烧开后用小火炖到汤稠,起锅装碗,油汪汪酱香扑鼻。十几个蛤蟆装了一大碗,这要放到90年以后,这一碗就能卖一百多块钱。
天黑,洗脚进被窝。
哥哥小声问张兴明“你说那个跑了的,跑哪去了还能在猪圈里不”
张兴明无语,没理哥哥,躺在那看着墙面发呆。农村夏天是不挡窗帘的,窗外的月光从窗子透过来,一切朦朦胧胧的,看见又看不清楚,就觉得墙面报纸上那个骑着偏三轮的解放军像活了过来,骑着偏三轮飘在空中,就在眼前浮动着,浮动着
老猫无声的跳上炕,踩着炕沿走过来,在张兴明脸上闻了闻,低头钻进他被窝躺下来,呼噜,呼噜
张兴明在一边没事干,抬头看看,离姥姥家也不远,百多米,就往回走。
进了屋,柜子上两个暖壶,拿起看了看,把空的那个抱下来,把锅里的温开水舀了一壶,抱着回到水边,把几个孩子都叫过来,用壶盖装水,一个孩子喝了一壶盖热水。
山溪的水还是挺凉的,喝点热水能预防感冒。
把暖壶送回去再出来的时候,在院子口看见满仓哥和三个大孩子往上面走,背着鱼篓,拿着几根杆子,满仓哥身上还背着一部手摇式电话机,张兴明就知道他们要去电鱼,就喊“满仓哥。”
几个大孩子转过脸来,满仓家老二,还有自己的亲堂哥二伟,不过这时候还没认识,剩下那个就不认得了,不过肯定都是亲戚,算上自己亲爷爷,五个爷爷的三十几个儿女除了嫁出去的当兵走的,都在这堡里呢,满仓的爸爸就是四爷爷家老大。
满仓对二伟说“你家我三叔家老二,你不认识啊”
二伟挠了挠脑袋,说“也没见过呀。”说完走过来蹲下,对张兴明说“俺是你二哥,俺爸是你二大爷,知道不”
张兴明点点头,叫了声“二哥”,虽然印像里对二大爷二大娘不太感冒,但是二大爷家这哥仨后世和他是经常来往的,都挺认亲,关系处的相当不错。
二哥一拔拉他脑袋,说“走,二哥给你抓蛤蟆去。”张兴明问“上哪抓”二哥指着前头说“就井沿那水泡子。”张兴明点点头,说“我去喊我哥,你们先去吧。”水泡子就是水塘,一般是指有进没出的死水塘
一路小跑跑到哥哥这边,喊“哥,兴良,快上来,满仓哥和二哥他们过蛤蟆呢,快点。”
东北把电击叫过,过蛤蟆就是电蛤蟆,被电电到了就是过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