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正当文聘如往常一般在军营中巡视军务时,刘表的传令兵匆忙赶到,满头大汗,神色焦急。见到文聘后,传令兵赶忙呈上附有刘表之印信的密信。
文聘展开密信,快速浏览一遍,不禁怒从心头起。原来,刘表在信中竟歪曲事实,说文聘与刘备暗中勾结,意图不轨,要他即刻出兵攻打刘备,以证忠心。若有违抗,军法处置。
文聘气得将信狠狠摔在地上,怒喝道:“荒谬!我文聘一心为荆州,为刘荆州效力,怎会与刘备勾结?这定是有人从中挑拨离间!”
一旁的副将见状,小心翼翼地捡起信,看了一眼,说道:“将军,如今刘荆州下了此令,该如何是好?刘备与将军往日也算交好,若真动起手来……”
文聘眉头紧锁,在营帐中来回踱步,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刘备为人,断不会做出此等事,想必是刘表被奸人蒙蔽。可刘表之令如山,若不遵从,自己恐怕会背上不忠不义之名。
思索良久,文聘长叹一声,说道:“我文聘一生忠义,绝不能因这莫须有的罪名坏了名声。但刘备与我也非敌人,此事需谨慎处理。传我将令,全军戒备,先按兵不动。”
副将面露难色,焦急地说道:“将军,此时若不出兵,实在有违刘荆州的将令啊。况且刘备那边,必定也对我们有所戒备……”
文聘眼神坚定,毫无惧色,说道:“你不必多言。我意已决,你押着这使节与我一起前往刘备营寨。”
副将听闻,顿时大惊失色,结结巴巴地说道:“这……这……将军,此举太过冒险了。万一刘备误会,对将军不利,那可如何是好?”
文聘却不理会副将的劝阻,大步流星地朝着营帐外走去。他深知,此时若贸然出兵,不仅会让自己陷入不义之地,还可能引发一场不必要的大战,使荆州百姓生灵涂炭。唯有亲自前往刘备营寨,当面问清缘由,或许才能化解这场危机。
副将无奈,只能带着使节,匆匆跟上文聘的脚步。一路上,副将忧心忡忡,不住地打量着四周,生怕突然杀出一队伏兵。而文聘则神色坦然,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
不多时,他们便来到了刘备营寨前。营前的守卫见是文聘,立刻警惕起来,长枪一横,大声喝道:“来者何人?有何贵干?”
文聘上前一步,朗声道:“我乃文聘,特来求见刘皇叔,有要事相商。”
守卫听闻,不敢擅自做主,赶忙入营通报。刘备得知文聘前来,心中也是一惊,与关羽、张飞对视一眼后,说道:“文聘此时前来,不知所为何事。二弟、三弟,随我一同前去会会他。”
三人来到营前,刘备见文聘身后还带着使节,心中更是疑惑。文聘见到刘备,赶忙抱拳行礼,说道:“刘皇叔,文聘冒昧前来,实有要事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