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是真的动真格了,看样子是为后卫部队报仇来的。”李达放下望远镜,脸色凝重,“之前消灭的五百人,应该是他们的先锋警戒部队,现在来的才是37师团的主力步兵联队。传我命令,让一营坚守东侧主阵地,把新缴获的重机枪架在阵地两侧的高地上,形成交叉火力;二营抽调两个连,在东侧山谷的两侧山林设置埋伏,用手榴弹和炸药包袭击鬼子的侧翼;赵伟的炮兵营,把迫击炮部署到阵地后侧的山坡上,优先打击鬼子的重机枪和迫击炮阵地;三营作为预备队,驻守在阵地后方,随时准备支援各防线!”
命令通过通讯兵快速传递到各部队,阵地上瞬间沸腾起来。
一营的士兵们扛着新缴获的重机枪,快速爬上阵地两侧的高地,在掩体里架设好武器,枪口对准山谷入口;二营的士兵们背着炸药包和手榴弹,钻进东侧山林,在树木粗壮的地方挖掘掩体,等待鬼子进入埋伏圈;赵伟带领炮兵营的士兵,将五门迫击炮抬到后侧山坡,调整好射击角度,炮手们蹲在炮位旁,双手紧握炮弹,随时准备装填。
孙明带领班排士兵,负责守护东侧阵地的中央火力点。他们将重机枪架在战壕深处的混凝土掩体里,这个掩体是昨夜刚加固的,能有效抵御鬼子的迫击炮攻击。孙明将小张留下的步枪放在身边,又在火力点周围堆放了二十多颗手榴弹,对身边的士兵们说:“这次来的鬼子比上次多得多,大家一定要小心,节省弹药,等鬼子靠近了再打,咱们要让每一颗子弹都发挥作用!”
士兵们纷纷点头,眼神坚定地盯着山谷入口。新补充的士兵周强紧握着步枪,手指有些发白,孙明拍了拍他的肩膀:“别紧张,跟着我打,有我在,鬼子进不来!”周强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慢慢放松了紧绷的身体。
上午九点,鬼子的队伍抵达东侧阵地前一公里处。他们没有像上次那样直接发起进攻,而是在原地停下,开始布置火力——六挺重机枪被架在阵地前的土坡上,枪口对准新华军的阵地;五门迫击炮被快速架设好,炮手们将炮弹装填进炮膛;骑兵中队则在队伍两侧来回巡逻,防止新华军从侧翼偷袭。
“注意隐蔽!鬼子要开炮了!”李达在战壕里大喊,士兵们纷纷钻进掩体,双手抱头,做好防御准备。
片刻后,五颗迫击炮炮弹呼啸着飞来,落在阵地前的空地上,炸起的泥土和碎石溅起两米多高。紧接着,更多的炮弹接踵而至,密集地落在阵地上,战壕多处被炸毁,掩体顶部的混凝土块不断掉落,一名士兵不幸被弹片击中腿部,鲜血直流,被战友快速拖到后方救护所。
“这群狗娘养的!炮弹倒是挺多!”孙明靠在掩体里,听着耳边不断响起的爆炸声,心里又气又急。他透过掩体的射击孔观察,看到鬼子的重机枪开始开火,密集的子弹像雨点般落在阵地的掩体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部分掩体的木板被击穿,露出里面的泥土。
炮击持续了二十分钟,鬼子的步兵在重机枪的掩护下,朝着阵地发起冲锋。两千余名鬼子士兵分成四队,像潮水一样涌来,前排的士兵举着步枪,高喊着口号,后排的轻机枪手趴在地上,朝着阵地方向疯狂扫射,试图压制新华军的火力。
“打!”李达一声令下,阵地上的重机枪率先开火。两侧高地上的重机枪形成交叉火力,子弹像两道银色的弧线,朝着鬼子的冲锋队伍射去,冲在最前面的鬼子纷纷倒地,鲜血染红了地面。孙明操控着中央火力点的重机枪,对准鬼子的密集区域射击,一个个鬼子倒在他的枪口下,重机枪的枪管很快就变得通红,他让士兵们轮流浇水降温,确保重机枪能持续射击。
鬼子的冲锋异常凶猛,虽然伤亡惨重,却依旧不断向前推进。很快,他们就逼近到阵地前五十米处,开始朝着新华军的战壕扔手榴弹。一颗颗手榴弹落在战壕里,炸起的泥土溅了士兵们一身,一名士兵躲闪不及,被手榴弹炸伤,当场牺牲。
“扔手榴弹!把鬼子炸回去!”孙明大喊一声,抓起一颗手榴弹,拉响导火索后,朝着鬼子群中扔去。士兵们纷纷效仿,一颗颗手榴弹在空中划过弧线,落在鬼子群中,爆炸声此起彼伏,鬼子的冲锋队形被打乱,不少鬼子被炸伤,躺在地上哀嚎。
就在这时,东侧山林里传来密集的枪声——二营的士兵发起了埋伏!他们从山林里冲出,朝着鬼子的侧翼扔出炸药包,“轰隆”一声巨响,鬼子的重机枪阵地被炸毁两处,重机枪手当场毙命。剩下的重机枪手想要转移位置,却被二营的士兵用步枪一一击毙。
鬼子的指挥官见状,立即下令分兵抵抗二营的进攻。原本冲锋的队伍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继续进攻正面阵地,一部分转向侧翼,与二营的士兵展开激战。李达抓住机会,对着通讯兵大喊:“让三营派一个连,从阵地右侧绕过去,支援二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