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几天前,英国量研科技终于成功研发出了触控感测晶片。
这个技术一出来,立即就让很多欧洲车企兴奋了起来。
此时的手机领域,占据了全球60%份额的诺基亚和摩托罗拉,还没意识到电容屏的重要程度,只有占了市场6.3%的lg集团意识到了电容屏的不同,并且和欧洲车企一起,第一时间赶到了量研科技公司。
其实量研科技研究电容屏触摸技术的初心,也是为了制作更便于车主一边开车一边操作的手指触摸中控屏。
估计谁都没想到,他们的这门技术,会彻底改变了整个手机领域,甚至将占据了全球60%份额额的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给毙掉。
成毅梳理了一下语言,打算先给林青茵科普一下什么是真正的智能手机,既不能过于惊世骇俗,又要给她指明方向。
“青茵。”他声音很平稳的说道:“你这个问题算是问到了关键,不是有没有,而是一定会来,并且,会比大多数人想象中的更快到来。”
他顿了顿,感受着怀中女孩专注的聆听,继续说道:“你看看我们现在用的这些手机。”
他随手拿起床头柜上自己的那部诺基亚n系列商务机,虽然功能在当时已属顶尖,但厚重的机身和小小的屏幕,与智能二字相去甚远。
“它们更像是一部移动电话,根本谈不上智能两个字,手机和智能手机最核心的区别,就在于交互方式和理念。”
“交互方式”林青茵轻咦了一声。
“是的。”成毅点了点头,说道:“想想我们操作电脑,靠的是鼠标和键盘,精准而高效。但手机呢复杂的菜单层级,蹩脚的按键操作,注定了它无法承载复杂的任务。未来的智能手机,首先必须解决如何与人顺畅对话的问题。”
他引导着她的思路说道:“如果……我是说如果,屏幕本身就能感知我们的手指触摸,不再是冰冷的按键,而是可以随着我们指尖滑动、点击、放大缩小的灵动界面呢就像在一块画布上直接作画。”
林青茵的眼睛瞬间睁大了,这个设想在2006年听起来有些大胆,但并非天方夜谭。
电阻式触摸屏技术已经存在,只是应用范围和体验极其糟糕。
“触摸就能直接操作……”她喃喃自语,脑海中已经开始飞速构思这种交互模式对系统底层提出的要求,事件响应、手势识别、ui渲染……
“对,触摸将是关键,但不是现在这种需要用力按压的电阻屏,我们需要更灵敏更流畅的,甚至是支持多点触控的屏幕技术。”成毅没有提及电容屏这个具体名词,但给出了清晰的技术方向。
“这需要硬件和软件的深度结合,操作系统必须从内核层面就为触摸而生,而不是后期打补丁。”
他接着说道:“然后就是网络,2g和伪2.5g都太慢,gprs也只是杯水车薪,未来的手机必须生活在高速无线网络里,就像鱼生活在水里。3g甚至更快的网络,是让它真正智能起来的基础。只有随时在线的高速的网络,才能支撑起你刚才说的基于位置的服务、随时随地的社交分享和丰富的在线应用。”
成毅没有说的太过于详细,也没有说恩泽资本一直重金投入改造了近三年的铱星系统。
林青茵若有所思的说道:“所以,操作系统需要深度集成网络服务管理,智能调度网络资源,保证续航和性能的平衡……”
“不止如此。”成毅继续描绘道:“你想想,现在的手机只是带着摄像头和麦克风,而真正的智能手机,必须要有gps、加速度传感器、光线感应器……这些传感器,不应该只是孤立的硬件功能。”
“手机操作系统需要成为一个感官中枢,能主动感知环境,比如根据环境光线自动调节屏幕亮度,转动手机时屏幕内容自动旋转,走到哪里都能知道自己在地图上的精确位置……让手机真正理解它正在被如何使用,以及处于何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