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第二种,那大概率就是两人利用职务之便来以权谋私。
这个不在宏大案的调查范围内,也不归警方管,到时候只要把相关线索提供给纪委就行了。
但如果是第一种的话,那就说明刘保国故意知情不报,隐瞒信息了。
刘保国这个人恐怕就不能这么算了,只是从谢局刚刚的态度来看,暂时估计不太可能。
然后陈耕耘的不在场证明,相比起刘保国的,就明显模棱两可了很多。
二十八号晚上,他说因思念妻女,于是坐公交车前往西山公墓,然后在那里遇到了樊天佑,两人一起聊了一会儿之后,在墓园门口分别。
这里他简单提了下两人的关系,以及妻女当初的情况。
他说樊天佑和陈霖同岁,两人差了一届,而且专业不同。
两人在校内自由恋爱后,陈霖就经常带樊天佑回家吃饭,自己看这个男生为人老实厚道,学习也很刻苦上进,就默认了两人的关系。
女儿大三那年冬天,他去外地做学术研讨,结果老婆和女儿在家因天冷烧煤炉取暖,结果使用不当,导致双双一氧化碳中毒身亡。
他痛不欲生,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才缓过来。
然后搬进了学校提供的职工宿舍,一直住到了现在。
他说后面樊天佑本科毕业后就出国留学去了,中间他们一直保持联系,偶有书信往来。
每年女儿忌日,他也会替远在大洋彼岸的樊天佑给女儿烧纸。
九四年樊天佑带着博士学位回到宏城,找到他,希望能来宏大工作。
对此他很高兴,倘若不是女儿出了意外,他们早就是一家人了。
何况樊天佑属于是妥妥的高端人才,于是当即向学校引荐了他。
后面两人来往不是很频繁,因为专业领域不同,工作上的交集并不多。
樊天佑逢年过节都会来看望他,每年清明和女儿的忌日也都会去上坟扫墓。
所以这次樊天佑说梦到陈霖给他托梦,让陈耕耘也有些愧疚,很久没来看妻女了。
这段话可以说是樊天佑和陈耕耘相互做了不在场证明,只要能证明其中一个人说谎了,那另一个做伪证的事实也就成立了。
而且对周奕而言,扫墓这个贯穿两世的不在场证明,其实是有变化的,就是收据和蜡烛纸钱。
上一世有这张收据,就说明三号晚上确实有人去过西山公墓烧纸扫墓。樊天佑是凶手的话,这个去烧纸的人就是陈耕耘。
但陈霖和她母亲的忌日是在冬天,五月三号也不是清明,陈耕耘突然去烧纸,肯定有什么原因。
只是这个原因这一世恐怕是无从确认了,因为案发时间变了。
这一世没有收据,没买纸钱蜡烛,就说明陈耕耘可能压根没去西山公墓。
既然没去,那这个时间点他就是在别的地方,如果能够证明他当时不在西山公墓,那就能把防线撕开了。
至于之所以会用扫墓做伪证,是因为陈霖是樊天佑和陈耕耘之间唯一合理的关联,否则用别的作为借口,过于巧合,很容易被怀疑。
而且还有一点,是只有站在周奕的角度才能看到的,就是人的思维是有惯性的,虽然案发时间不同了,但在遇到同样的情况时做伪证的思路会一致。
这就说明,这两人之间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理由了。
除此之外,陈耕耘二十八号的不在场证明里还包含了两个信息。
第一,陈霖的死因和死亡时间。
读大三时的冬天,那应该就是八六年底或八七年初。
周奕之前一直在试图寻找樊天佑和董露被烧伤一事的关联。
当陈霖这个人物出现的时候,他甚至在猜测,陈霖会不会刚好和董露是同学,甚至就是404寝室的另一个人。
因为某些原因,比如男友樊天佑移情别恋,又或是其他原因,导致陈霖蓄意报复董露,半夜点火想烧死董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