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 第243章 同心(大章)

第243章 同心(大章)(1 / 4)

李振国眉头锁得紧紧的,过了好半晌才开口:“头一条就得看厂子的《食品生产许可证》,这证要是过期了或是不合规矩,生产出来也是白忙活。”

他掰着手指头数着:“再就是设备,这可是顶要紧的。杀菌锅、封口机、清洗机、灌装设备都得细细检查,看看哪些该修、哪些得换,把这笔账算明白。”

李哲赶紧在本子上记着,笔尖在纸上沙沙直响:“要是主要做番茄、酸黄瓜、青刀豆这三种罐头,设备上有啥特殊讲究不?”

“那肯定有!”李振国把声音提高了些,“青刀豆得有焯水杀青的设备,不然脆劲儿不够;酸黄瓜需要专门的腌制发酵车间,温度湿度都得拿捏好;番茄罐头得有破碎打浆机,这些设备一样都不能少,别到时候厂子租了才发现设备不对路,白扔钱。”

他喝了口茶接着说:“仓储也得留意。新鲜的青刀豆、番茄得有冷藏库,不然放不了几天就坏了;成品罐头得存到通风干燥的仓库,还得够大,能周转开才行。”

李哲边记边点头,这些都是实打实的专业门道,没有叔叔这个内行指点,他压根摸不着头脑。“二叔,还有其他要注意的不?”

“还有水电和运输。”李振国往椅背上靠了靠,“罐头杀菌得用大量蒸汽,锅炉房设备得合规,电力容量得够几条生产线同时转,一旦停了电,整个生产就得停下来。

物流也得方便,离公路或货运站近些,原料运进来、成品运出去都省事,能省不少运费。”

李哲边记边点头,农村确实爱停电,用电是个大问题,看来不光要跟工厂沟通,还得跟镇政府好好说说。

“二叔,我打算六到九月份生产200吨罐头,得要几条生产线?”

李振国接过李哲递来的钢笔和笔记本,在桌上算起来:“一条生产线每天时,青刀豆、酸黄瓜罐头能产1.2-1.5吨,番茄罐头工艺不一样,能产1.5-1.8吨。”

“六到九月一共120天,要产200吨,平均每天得1.67吨。考虑到设备维护和原料供应不稳定,租两条生产线保险些,能灵活调整着生产。”

“工人呢?”李哲追问。

“生产线核心岗位,每条线要2个清洗工、3个分拣工、2个灌装工、1个杀菌操作工、1个封口检验工,两条线就是18个操作工。”李振国想了想接着写:

“辅助的得有2个仓管员、2个质检员、1个维修工、3个包装工,共8个。再加1个生产主管和1个技术员,总共得27到30人。”

笔记本记满了整整一页,李哲看着密密麻麻的字迹,心里踏实多了:“叔,这些门道没您指点,我真摸不着头脑。过段时间我去看罐头厂,想请您跟我一起去,帮我把把关。”

李振国把钢笔递回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自家人不说两家话,啥时候去,你提前说一声。”

他心里头五味杂陈,自己在罐头厂干了这么多年,论能力、技术、经验都不差,却连个技术员都没评上。

侄子才二十来岁,却要自己开罐头厂了……

晚上九点。

李振国打开门锁,带着几分酒意回了家,客厅里床帘已经拉上了,小胖子和丈母娘都睡了。

他脚步放得更轻,蹑手蹑脚推开卧室门,见妻子还坐在床头缝衣服。

等他关上卧室门,妻子陈淑萍才小声问:“咋这么晚才回来?老二找你啥事?”

李振国脱掉衣服坐在床上,把事情简单跟妻子说了说。

陈淑萍听完愣住了,一脸不可思议地问:“这老二卖菜卖得好好的,折腾罐头厂干啥?你们厂的生意都不好做,他弄个罐头厂不更得赔钱嘛。”

李振国想了想:“不一定,老二的朋友能弄到出口苏联的外贸订单,这就能盘活一家罐头厂。

我们厂这两天之所以加班加点地干,听说也是因为苏联外贸订单,可惜量不大,还不知道转了几手,价格压得特别低。不好干啊。”

陈淑萍眼珠一转追问:“那老二是啥意思?打算让你去他新开的罐头厂干活?”

最新小说: 无解替嫁江凡许怡宁 炮灰女配囤货后,别人流放她度假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重生:开局逮到高冷校花超市偷窃 村野桃运刁医 开局一抽满命,然后一路无敌! 半岛:做梦而已,你来真的啊? 斗罗,我的分身固拉多 遮天:从圣崖金乌开始 斗罗:兵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