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嘛!这次运了三十吨罐头,其中十七吨番茄罐头,十三吨黄桃罐头。”李哲笑着应答。
这时候,金百万和洪三从后面卡车里下来了。
俩人快步凑到吴绍辉跟前,恭恭敬敬地喊:“吴经理好!”
吴绍辉点点头,转头冲身后几个穿蓝色工装的员工喊:“这批货抽查一下,如果没有问题就直接入库。”员工们齐声应着,推着小推车往卡车那边走。
吴绍辉又对着一旁的李哲说:“李老弟,去我办公室坐会。”
李哲给金百万和洪三递了个眼色,手里拎着个黑色公文包和一个袋子跟着吴绍辉往仓库旁那栋灰砖小楼走。
这小楼看着有些年头了,墙面上的灰砖都发黑了。一楼东侧办公室门口挂着块木牌子,红漆写着“东方外贸公司经理”。
两人进了办公室:吴绍辉招呼道:“李老弟,随便坐。”
“好。”李哲之前来过一次,对办公室布局熟门熟路。他径直走到靠墙的棕色皮沙发旁坐下,这沙发虽然老旧,却像是真皮的,没准也是苏联货。
吴绍辉从办公桌后的柜子里摸出个青花瓷茶杯,抓了一把普洱茶放进去,用热水一冲,茶汤立马变成深褐色,一股陈香飘了出来。他把茶杯轻轻搁在李哲面前的茶几上:“李老弟,尝尝这个,朋友刚送的老普洱,放了好几年了。”
吴绍辉在对面椅子上坐下,双手交叉搭在桌沿上,笑着等李哲尝茶。
李哲端起茶杯,抿了一小口。普洱茶的醇厚在舌尖散开,有点淡淡的苦,茶香在嘴里绕着圈,很适合用来饭后解腻。
他放下杯子,忍不住赞道:“吴哥,这茶不错。”
吴绍辉听了,笑得更开了:“你喜欢就好,一会儿走的时候给你装半斤,拿回去慢慢喝。”
李哲笑着说:“那我可就不客气了。对了,吴哥,您今儿个要是不忙,中午我请您吃顿便饭?”
吴绍辉抬了抬眼皮,有点疑惑:“咋突然请吃饭?有事?”
李哲摆着手,语气诚恳:“没事没事!咱认识这么久了,我早就想跟您喝两杯,一直没凑着时间。今儿个货也顺顺利利交了,就想请您吃顿便饭,聊聊天。”
吴绍辉哈哈一笑:“行!不过得我做东。”
“别啊吴哥!”李哲赶紧摆手,“我今儿个一早就在同和居订好位置了,都准备好了!”
说着,把手里的袋子递过去,“吴哥,我来的时候从家里拿了两瓶酒,不是啥值钱玩意儿,就是点心意,您别嫌弃。”
“李老弟,你这也太见外了!”吴绍辉接过袋子,打开一看,里面是两瓶包装精致的茅台,还有两条印着外文的烟。他眼眉一挑,语气里带着点惊讶:“李老弟,这礼可太重了。”
“吴哥,您这说的啥话?咱都是朋友,互相走动是应该的。您要是这么见外,我下次都不好意思来了。”李哲笑着说,心里却门儿清——以后出口罐头的生意,还得靠吴绍辉多关照,表示一下也是应该的。
吴绍辉看了李哲一眼,随即笑了:“成,那我就收下了。”
他心里盘算着,茅台刚好能送上级领导,那两条外国烟自己抽也不错——这两样东西可是硬通货,这李老弟倒是会来事。
俩人又聊了十几分钟,从苏联罐头市场的行情,聊到京城最近哪块儿的生意好做。
正说着,洪三敲门进来了,脸上带着喜色:“李老弟,吴经理,验收完了!数量质量都没问题,这是收据!”说着,把一张盖着东方外贸公章的收据递过来。
李哲接过收据,仔细看了一遍,确认没问题塞进公文包。随后站起身对吴绍辉说:“吴哥,那咱现在就去同和居吧,这时候过去刚好能赶上饭点。”
几人一起走出办公室,李哲开着伏尔加,拉着吴绍辉、洪三和金百万往同和居去。
车子驶离火车站仓库区,沿着建国门外大街一路向西。
偶尔能看到几辆公交车驶过,车身上贴着“支持外贸出口,振兴国民经济”的红色标语,风吹得标语微微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