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生在角里应了声:“放心吧,我记着了。”
李哲又看向李志强,“志强,你年轻,多跑几趟。你负责帮着种植户挖地基,有啥问题及时跟我。”
“好嘞叔,您放心!”李志强嗓门亮,脸上满是干劲。
接着,李哲转向赵铁柱:“柱子,建材和农资这两块,你多上点心,都得提前备齐,别等用的时候断了货。”
“知道了哥。”赵铁柱应得干脆。
“爹,修建食堂的事,就交给你了。”李哲又看向老李。
老李点头道:“行,我盯着。”
最后,他看向朱益民:“朱哥,种植户的培训,你跟陈老师多费心。等食堂建好了,就搁食堂里培训。”
朱益民点点头:“放心,我这几天正整理笔记,保证让大伙都能学会。”
众人都记好了分工,凉棚下的气氛松快了不少。
李哲看着大伙,忽然笑了:“还有个喜事跟大伙——过两天我家搬新家,到时候都来热闹热闹,咱们再整个羊吃!”
“真的?那可得去!”林虎先嚷起来,他年纪轻,最爱凑热闹,“李哥,哪天搬新家,俺们都去帮忙搬东西!”
老李笑道:“我看了日子,就定在后天,把你爹娘叫上。其他人也是,把家里人都带来,热闹热闹。”
众人纷纷笑着恭喜,有的要提前去帮忙收拾,有的琢磨着带点啥贺礼,凉棚里的笑声飘出老远。
……
两日后,大营村代销店门口的遮阳棚下,聚着一群老娘们唠闲嗑。
竹凳上、马扎上坐得满满当当,手里要么攥着针线,要么嗑瓜子、剥花生,瓜子皮扔得脚边满地都是。
胖婶盘腿坐着,手里熟稔的剥着花生,她忽然压低声音,故作神秘地开口:“你们听没?前些日子,王慧兰又生了。”
快嘴媳妇手里的针线猛地一顿,眼睛瞪得溜圆:“妈呀!她都生仨闺女了,咋还生?这是要生到有儿子才罢手啊?”
“可不就是想儿子想疯了。”胖婶嘿嘿笑,吐掉花生壳,“头三个都是丫头,婆家能乐意?”
赵兵媳妇在一旁听得迷糊,插了句嘴:“王慧兰是谁啊?俺咋没听过这名儿?”
“嗨,是王秀英的妹妹!”胖婶拍了下大腿,“你嫁过来晚,她早嫁去杨马村了,也就逢年过节回娘家串个门,你没印象也正常。”
“那这回生的是子还是丫头?”王大脚把脚边的花生壳踢开,凑得更近了些,满脸好奇。
“带把的!”胖婶声音里带着点戏谑,“这下可算扬眉吐气了,在婆家腰杆都能挺直喽。”
“生四个了,就不怕被罚款?”赵兵媳妇皱着眉,村里前些年抓超生抓得紧,她总觉得这事儿悬。
胖婶摆了摆手,“俺家有亲戚在杨马村,她男人家是出了名的重男轻女,只要能生个儿子,罚多少钱都乐意——再了,这年头,总能想办法通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