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收回思绪,对孙涛说:“店里商品种类多,具体哪些该调价、调多少,一两句话说不清楚,回头咱们再仔细研究。我先跟你说说咱们以后的经营方向。”
孙涛立刻拿出本子和笔,摆出认真听讲的姿势:“李哥您说,我记下来。”
“首先是定位客户群体。”李哲说道,“咱们面对的是涉外客人,他们经济条件优越,消费能力强,更看重生活品质。所以咱们要拼的是服务和质量,不是低价。”
他举了个例子:“就说苹果,朝外蔬菜店卖的是一级果,咱们就进特级果,个头均匀、口感好,价格可以比他们高,但只要品质到位,注重生活质量的客人肯定愿意来咱们这买。
还有黄油,虽然都是国產黄油,但品质有差异,咱们就进最好的那款,哪怕价格高些,也能吸引到目標客户。”
“其次是服务。”李哲继续说,“咱们有送货上门服务,他们没有;咱们店的员工年轻,英语水平高,能跟外国客人顺畅沟通,他们店的员工大多是中年人,英语不行:
环境方面,咱们店有空调,乾净凉爽,他们店又闷又热,还能闻到海鲜的腥味;
体验上,咱们有高价买的冷藏展示柜,肉类保鲜好、看著也高档,他们只能用普通冰柜。这些都是咱们的优势。”
其实李哲还有一个没说,那就是反季节蔬菜,一旦到了冬季,差异会更加明显。
孙涛听得连连点头,眼睛渐渐亮了:“李哥,我明白了!咱们不跟他们比价格,跟他们比品质、比服务、比体验!”
“没错,就按这几个方向调整。”李哲补充道。
孙涛突然想起一件事,连忙说道:“对了李哥,朝外蔬菜店还增加了海鲜產品,比咱们多了个品类,咱们要不要也进些鱼虾之类的”
李哲答道:“鱼就算了,老外吃的鱼和咱们常吃的不一样。不过可以进些冻虾,冷冻的能保存久些,味道也不会差太多,正好补充品类。”
“好,我记下来了,明天就联繫供货渠道。”孙涛把这点也写在本子上。
李哲站起身:“今天就先这样,你先列个商品降价表,结合朝外蔬菜店的价格,咱们把利润过高的商品適当下调,保持合理利润就行。”
“放心李哥,我这几天一直派人盯著他们的价格,回头就能拿出针对性的降价方案。”孙涛拍著胸脯保证。
“你做事,我放心。”李哲拍了拍他的肩膀,准备离开,目光却落在了生鲜区的冷藏展示柜上,“对了,店里的秦川杂交牛肉是不是不太好卖”
提到这个,孙涛又嘆了口气:“是啊,朝外蔬菜店卖18元外匯券一斤,比咱们便宜不少,这两天基本没卖出去多少。倒是进口牛排的销量没受影响,只是这个也不咋赚钱啊。”
“给我切四斤,记帐上。”李哲笑著说,“正好我也馋牛排了。”
“好嘞!”孙涛立刻拿起刀,去冷藏展示柜里取牛肉,动作麻利地切了四斤。
李哲又去杂货区拿了些调料,一併交给孙涛记帐。
隨后,孙涛把李哲和王婷送到店门口,將装著牛肉和调料的袋子递给李哲,情绪还是有些低落。
“別愁眉苦脸的。”李哲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轻鬆,“你是店长,你都没信心,员工们更慌。大胆去做,我给你兜底。”
孙涛眼睛一亮,感激地说:“谢谢李哥!”
李哲把肉和调料放进后备箱,挥了挥手:“走了。”
看著伏尔加轿车驶远,孙涛长舒了一口气。
前些天看到朝外蔬菜店开业,他就心里发慌;等发现对方打价格战,更是愁得睡不看觉。
如今听了李哲的分析,他悬著的心终於落了地,重新燃起了干劲,他转身快步回店,翻开柜檯上的笔记本,准备按李哲说的,先做一份详细的降价表广渠门內大街的筒子楼,墙体已有些斑驳,楼道里堆著杂物,不时传来邻居家的说话声。
2楼陈家。
小胖子坐在书桌前,眉头皱得紧紧的,铅笔头咬在嘴里,盯著英语课本上的单词,半天没动笔,像是遇到了难题。
客厅里,陈老太坐在小马扎上,面前的竹篮里放著一把嫩韭菜,她戴著老镜,手指麻利地摘著韭菜叶,翠绿的韭菜散发出特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