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真虽然手上有五万大军,又是据险而守,但对名将赵云,半点不敢轻视。n
他以不变应万变,按兵不动,扼守郿县险要之处,与箕谷赵云的军队展开对峙。n
因为赵云只是诸葛亮的前部,曹真也怕诸葛亮声东击西,主力军队攻击陇右五郡。n
曹真令郭淮、费曜领军一万,前往南安郡坐镇。n
南安郡位于在陇右五郡的中间,地理位置特殊,可以策应天水、陇西等郡。n
曹真把眼光放在南安郡,诸葛亮同样也把目标放在南安郡。n
围点打援,是诸葛亮和马谡商讨多次,为攻略陇右五郡制定的战略战术。n
他亲自领军围困南安郡,采取围三缺一,让郡守有机会派人向其他郡守求援。n
郭淮驻扎在高平城,打探到蜀军入侵以后,收拢了附近郡县的五千多军队,作为机动救援力量。n
曹真派郭淮去南安郡坐镇,觉得五千军队有些兵力不足,又调拨费曜率领五千兵马相助郭淮。n
根据情报,这次蜀军出动了十余万大军,曹真害怕郭淮的军队在半路上被诸葛亮包围消灭,又拨给郭淮五百虎豹骑,增加军队冲击和突围能力。n
对于曹真派出援兵,诸葛亮早有预料。n
魏延、吴懿各领军五千,虽然主要负责进攻安定郡治所高平城,但他们的第一任务,还是伏击魏国派来的援军。n
远在临泾侍卫郭淮大军,才出发数日,早有斥候快马来报告魏军的情况。n
诸葛亮以优势兵力,正面打败郭淮的援军并不难,但“杀敌一万,自损三千”,蜀汉的兵力可耗不起。n
因此,诸葛亮和马谡并没有依仗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而是用同等兵力打伏击战。n
魏延、吴懿领一万军队,紧随赵云、邓芝之后,是第二个出发的。n
他们一路上,也没有隐藏行迹,到了南安郡以后,才悄悄绕过豲道城,前行到阳溪。n
魏延和吴懿按照诸葛亮的安排,在阳溪伏击魏军,他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兵分两路,一明一暗,伏击敌军。n
吴懿领兵两千,在阳溪南岸不远的一个关隘扎下营寨。n
这里是安定过来的魏国必经之路,吴懿堂而皇之拦住支援魏军的出路。n
而魏延领八千人,躲到的阳溪上游的一个山谷之内。n
等魏军攻击吴懿营寨的时候,魏延率军从山谷内杀出,可获得大胜。n
郭淮的军队,刚出发只有数天,临泾城离这里大约有六、七百余里,要十天左右,才能到达阳溪。n
魏延和吴懿以逸待劳,只等郭淮到来。n
......n
......n
赵云和邓芝虽然只有五千精锐军队,但要长时间与曹真相持,携带的粮草辎重可不少。n
诸葛亮调拨了五千辎重兵,携带粮草随行,也有上万人马,看起来浩浩荡荡。n
到达箕谷以后,赵云、邓芝先在易守难攻的凤鸣山扎下营寨,然后两人商议如何攻打曹真的大营。n
赵云武功高强,执行力很强,战略眼光也可以。n
但他习惯冲锋陷阵,不能兼顾整个战场局势的把控。n
邓芝,字伯苗,义阳郡新野县(今河南省新野县)人,是东汉司徒邓禹的后人,家学渊源。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