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胤天下 > 【第二十二章 县试】

【第二十二章 县试】(4 / 7)

……

打开封面后,另外十页才是答题的地方,每页十五竖行,每行十八个红格,一个格子写一个字。

天光大亮,李县令在考场正北方的条案后坐下,命官差把出题的空白考板拿来,沾墨挥毫,写下这场县试的题目。

然后,红衣官差会把写了考题的考板举在手上,在考场上巡游三遍,务必确保每个考生都能清晰看到考题,如果眼神不好的人,还可以举手示意官差稍作停留,但不可超过五息。

王易定睛细看,考题只有两道,一篇时文(即八股文),一首试贴诗。

时文的题目是“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试贴诗的题目是“清泉石上流”。

古代没标点符号,以空字来做断句。

试贴诗的题目很简单,就是以“清泉石上流”这个韵作一首五言律诗。

但时文题,有点绝了。

从周遭倒吸一口冷气的氛围可以明显感受到这道题的难度。

明白的说,这是一道截搭题,是所有时文中最难的一种题目。

县试虽然是最初级的考试,但因为由知县命题,且自主性很大,所以也算是最放荡不羁的一种考试。

有的考官很懒,随便从四书中摘一句话应付就可以了,而且朝廷的规定里没有禁止抄袭,也就是说如果运气好的考生,正好在《历年程文》里背过这题的程文,也可以照抄上去,县令还不能说他写不好,毕竟程文可是那些公认的文章大儒甚至是朝廷命官翰林博士写的,谁敢说不好?

可碰上这种情况多了,毕竟丢人,朝廷的掼才大典,岂能如此随性?

于是为了应付这种情况,有些考官开始将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句子各取一段,甚至各取一字给组合在一起,美其名曰“截搭题”。

四书中,单单《论语》就有一万五千九百字,按照这种组合序列来排的话,题目简直可以无穷无尽,所以深得考官们的喜爱。

一般来说,县试不会出现截搭题的,毕竟只是县试,上面还有府试和院试,在这个类似幼稚园毕业考试的场合里突然来道奥数题,有点太强人所难了。

像两个月前县试的题目,就很符合常理嘛!

所以,从这次县试出现截搭题的情况来看,很多人都会认为县令明显故意刁难考生。

但实际上,并非李县令故意刁难这些考生,他也是有自己难言的苦衷和想法啊。

这个李来是云州人氏,年少成名,十四岁中举,十八岁就中了进士,今年已经三十有五了,却依然还是个七品县令,更糟糕的还是涞州县这个丁等县的县令,这种官途挫折的煎熬感,时刻都在折磨着他那颗原本高傲的心。

更折磨的是去年朝廷对官员的岁考,他被评了个中下的考评!

也就是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明年又要迁调到更偏远的地方任知县---从某同年处得知,他即将被迁调雷州……雷州啊,那不是烟瘴遍地的蛮荒之地吗?他担心自己未必有命抵达雷州!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