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胤天下 > 【第二十二章 县试】

【第二十二章 县试】(7 / 7)

他这次县试不容有失,所以他检查的很仔细,直到寻章摘句,一字一顿的检查完毕,时间已经到了中午。

午饭可以出钱跟官差买,吃的不是很好,就两块已经冷的跟石头一样硬的烙饼,还有一碗清水,就这样还要20文。

考场上当然不能当场付钱,而是签单。官差把吃食给你的时候,会给你一张签有价格的板子给你,写上名字和考牌号就行,等考完自然会有人来收。

那要是有人肯花钱,想吃好点,比如红烧肘子之类的行不行呢?

不行。

考场只提供这个吃食,也只卖这个价,吃不起就饿着吧。吃的起的也不能大意,万一水洒了,把答题卷弄湿,那也是完了,考官看到卷面不整,一样会直接扔掉。

吃完饭,收拾好,王易这才重新铺好答题纸,思量再三,用馆阁体文字,将稿纸上的时文工整地抄上去。

他没用宋体,更没有写瘦金体。

首先,他知道这个武陈朝之前是没有宋朝的,但有一个南唐。南唐中有一个人也叫秦桧,这个秦桧也跟宋的秦桧一样做了汉奸,所以他发明的字体,今人都称之为汉体。但毕竟是汉奸所创,不能登大雅之堂。

其次,没有了宋徽宗,自然也就没有瘦金体。瘦金体固然好看,但主要好看在铁钩银划劲瘦淡雅,是视觉上的享受,而绝非考试上的特立独行。一般的考官都不会太喜欢特立独行的考生,因为那会显得自己很平庸。

这场考试对王易来说太重要了,他不敢冒险。

在武陈朝考试,大多数人用的都是馆阁体,王易这次县试势在必得,所以采用最正式的文体。

写好后,王易这才开始作试贴诗。

试贴诗这种东西,也就应个景,特别是“清泉石上流”这种韵脚的五言律诗,更是简单到没朋友---也许是李县令觉得时文题已经太难了,所以不太好意思出更难的试贴诗题目吧。

三下五除二,王易写完,看时间还有小半个时辰,便又沉下心来检查一遍字迹有无错漏。

他可不会去提前交卷,以前在现代考试时,他也从不提前交卷。因为那不代表聪明和潇洒,只代表了你的情商很低,或者你很想出风头。

什么小三元或者县案首王易是不去想的,他只希望自己能稳稳当当,顺顺利利的通过县试,然后六月去参加府试,一点风险都不肯冒---万一这个县令很讨厌出风头的人呢?

终于,一声梆子响,县试第一场正场考试,结束了……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