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胤天下 > 【第三十章 说书】

【第三十章 说书】(4 / 5)

赵暄和林耀先同时这么想。

接下来的日子有些平淡。

因为入夏,田间地头的农活不多,四里八乡的活计倒是有不少,但通常用不着太多人手,所以他们几个只能又一次分散开来打零工。

有时李化羽在上云村,李胤就在老媪村,杨敬元跑鸡鸣村给人拉了干草,赵暄就去走马驿给人运一车稻谷。

日子过得很是充实。

王易依旧每天去洪氏族学念书,还会去正字堂抄程文窗稿。因为过了县试,他的地位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不论是族学内外,都盛传着王易这个案首在县试时的应对。

甚至连蔡公权和洪琪舜都亲自过来族学探望过他,并表示了一番劝学慰问之意。

每日读完书,王易都会跑到高家院子,圆圆还是那么青涩可人,摸摸她的嫩滑小手,可比李来那个中年男人的手舒服多了。

王易还会教圆圆写瘦金体,还会给她讲故事。各种各样的故事,比如大闹天宫的孙悟空,过五关斩六将的关二爷,还有为国为民的郭大侠,美丽狡黠的乖蓉儿……

对于圆圆来说,每天听情郎讲的这些故事,简直比话本好玩多了。毕竟只是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儿,天性就对这些感兴趣。

有时听的兴起,还会叫上吴家姑的闺女春丫一起听。没成想,春丫跟她娘一样,是个“满村嫂”,自己听了不过瘾,还满村的去讲,结果自己口条又还不利索,讲的云山雾罩,有前言没后语的,听的人心里不上不下,便自己跑来听王易讲故事。

圆圆也是个乖女娃,来的人又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乡邻,便打开院门,让他们进来里面坐着听。

女朋友都做了主,他这情郎更不好跟人说不讲了,只好每天傍晚在高家院子里扯着嗓子说书。

再后来,入夏了日头足,天黑的晚,那些忙完一天活计的大老爷们也会到高家院子里,听一听那得了县案首的王秀才讲的那些传奇故事。

好几次,连洪琪舜都闻风而至,在高家院子里待了两个时辰,直到天完全黑了,才意犹未尽地咂吧着嘴回家。

这样过了一个月,到五月底的时候,全村人在见面时,除了闲话家常,都会问一句:“哎,昨天说的啥,到哪儿了?”

要是问到自己没听着的,那叫一个急啊。

“啥,赵子龙单骑救主讲完了?”

“瞎说,昨儿个王秀才讲的是‘风陵渡初遇神雕侠,郭大侠鏖战襄阳城’,没说三国。”

“哦哦哦,那就好,等会儿额先把粪肥给沤上,回头就去高家。”

“那你可得快着点,迟了就没位置了。”

“行行行,别催,马上。”

……

甚至在一天上完课后,洪礼忠还问王易:“‘关云长单刀赴会,伏皇后为国捐生’之后,该说到哪儿了?”

王易担心洪礼忠会骂他不务正业,只能忐忑地回答:“接下来应该是‘曹操评定汉中地,张辽威震逍遥津’……老师,学生不敢了。”

没想到洪礼忠却赶紧提笔记下这个标题,然后道:“什么不敢了,赶紧把这章回故事说完是正经。”

王易愕然。

老师不骂他,还催他快些讲,这是何道理?

后来他才知道,原来他说的这些故事,早就有人开始四处宣讲,以至于好些章回都传到了府城。

最近几日,府城各处风月场所,大都在讲王易说的那些故事,什么“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几乎快到了口口相传的地步了。

有那脑子灵光的书商,已经从府城赶到了燕西村,到处催问有无相应的手稿文册,他想买去雕版刊印呢!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