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不是“规范”的三角贸易。
因为,他的路线,能也只能是在波士顿装满朗姆酒,去西非卖掉换奴隶,把奴隶运到法国糖岛卖了奴隶换便宜的糖蜜,再把糖蜜运到新英格兰继续酿酒。
只考虑一个变量,不考虑事物是普遍联系的,那么很容易机械地、刻舟求剑地得出一个结论只要取缔了,那么新英格兰的朗姆酒的优势就继续扩大。
实际上,这是个严重错误的想法。
并且是教科书般的机械、刻舟求剑式的思维方式和历史上郑克塽战败之后,去琉球的中国商人携带了超量货物结果卖不出去,是一种思维模式。
因为,首先要确定一点,朗姆酒是啥高科技产业吗
不是。
法国人不搓朗姆酒的原因,是因为法国要保护本国的百万葡萄工;普鲁士不搓朗姆酒的原因,是普鲁士的容克庄园种不了甘蔗只能种土豆子,所以普鲁士只能搓山芋烧、地瓜烧。
那么,这种非高科技的产业,比的无非就是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
那么,英国本土的朗姆酒产业,在三角贸易中不如新英格兰地区的原因是什么
很简单,因为英国在本土查税、查走私,可比在北美查税查走私,严的多、也方面的多。
历史上,新英格兰朗姆酒产业的崩溃,源于更严格的、取缔北美陪审团审判、和海关吃皇粮之后的新糖税法。
那么,问题来了,难道西非不要朗姆酒了
显然,不是的,仍然要。
那么新英格兰的朗姆酒产业崩溃,本质上就是“因为严查走私,导致的原材料成本上升,使得他们丧失了价格优势,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所以,法国不搓朗姆酒、普鲁士也不搓朗姆酒、俄国更不可能搓、荷兰的制造业早在五十年前就完了、西班牙的手工业更是一言难尽
而西非,又不是不要朗姆酒了。
那么,谁抢了新英格兰的份额
显然,是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
因为之前,是英国这边逃税成本大,所以导致原材料成本比新英格兰高。
而新糖税法后,英国本土的原材料成本,和新英格兰地区拉平了,而英国本土的劳动力价格,可比新英格兰地区低得多。
同时,走“规范”的三角贸易航线,航运成本更低、资本周转周期更短、资本盈利率更高。
于是,新糖税法一出,缉私稍微严格,海关稍加努力,新英格兰的朗姆酒产业直接暴死。
那么,现在的情况也是一样。
如果,真的搞自由贸易了、真的英国本土也取消了糖税,那么新英格兰的朗姆酒产业,怎么可能争的过英国本土
也即是说,新英格兰人的朗姆酒商人,都认为,他们的成功,源于这个原因、那么原因、更加努力、更有天赋等等、等等。
而实际上,他们的成功,源于英国本土查税查的严、北美查税等于不存在,导致英国本土的糖蜜,要比新英格兰地区的价格更高。
仅此而已。
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
屁股坐在哪,一定不要脑臀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