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贩子的屁股坐在哪
走私贩子,一定要明白一件事本国之重商主义、关税保护,才是有利于走私贩子的。
走私贩子,一定会反对自由贸易。
因走私而导致的原材料成本高于正常纳税地,也一定要反对自由贸易。
自己的优势明明是走私贩子、逃避关税导致成本更低的那批人,却以为是关税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这就是典型的脑臀分离。
不知道自己真正的优势,却把因为别人交税而自己不交税导致的优势,理解为自己更努力、更有天赋这就是非常可笑的。
而说刻舟求剑,就是这么回事。
还是那句话,33年的,北美根本吊毛的税都收不上来,反倒是英国那边缉私的厉害因为毕竟本土,那么33年在北美有名无实、但在英国却名副其实的,到底是有利于新英格兰的朗姆酒产业还是有害于新英格兰的朗姆酒产业
而如今,大顺这边,高喊着“自由贸易”。
刘玉这边借英国人的嘴,拿出来了。
而刘玉是读老马的书的,老马说过,垦殖殖民地的痼疾之一,就是短期内无法做到劳动与生产资料的分离,使得工资劳动者数量少、价格高。发展资本主义,在人口达到一定阈值之前,是非常艰难的。
而英国,已经通过圈地运动,完成了生产资料和劳动的分离。
真搞自由贸易,北美是搞不过英国的。
这是大道理上的问题。
具体到小道理、具体的细节。
大顺要搞的所谓的“自由贸易”,是要把荷兰,打造成欧洲的“金融中心”、“物流中心”、“航运中心”、“全欧洲的东西方贸易海关口岸”。
三角贸易的工业品份额,是棉布占到六成以上。
那么,当真的搞自由贸易了,英格兰本土也能买到低价的无关税糖蜜了,英格兰还因为大顺的贸易令使得大量本土产业崩溃制造了大批的潜在工资劳动者,朗姆酒又不是啥高技术产业英国自身的技术积累也很强。
那么,显然,朗姆酒产业为什么不向“距离煤区更近、运河修通后交通更方面、大量潜在工资劳动人口、有发达的航运业基础、是奴隶贸易的中心集散地”的利物浦转移呢
而棉布等工业品,又是在荷兰刷新的。
那么,利物浦的商人,有什么理由,不会因为距离荷兰更近、本地朗姆酒更便宜、处在“规范”的三角贸易航线上有洋流和季风优势等原因,而彻底将新英格兰的朗姆酒产业挤死呢
所以,富兰克林的讲理性、讲科学,在这里反而成为了一个微妙的缺点。
讲理性、讲科学,好得很、非常好。
但怕就怕,讲理性、讲科学,讲到刻舟求剑、讲到只考虑单一变量、讲到完全没有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些概念。
自认为自己在思索动态的世界。
实则其思考的,是静态的世界。并在静态的世界中,搞个变量,却认为其余事物不会变。
这就是这一次,对大顺而言,英国这边让富兰克林来沟通北美的最大优势富兰克林崇拜理性、崇拜科学,但又不理解什么叫资本主义,视角过于静态,缺乏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方法论。
当然,他要是不讲理性、不讲科学,反而也不好。
在东海岸的富兰克林,正忙着在第二次费城会议上,照着国富论20和奥尔巴尼会议精神,构建北美政权的时候。
西海岸,在一些基本理解了老马讲的“资本主义是怎么来的”、但却不可能知道“资本主义是怎么没的”的一群大顺新学派的人的参谋制定下,大顺已经开始为系统地美洲西海岸移民打造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