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曰xxxx。
这,就是问对体。
简单来说,杜尔哥的这篇代表作,是以高雷思、杨德旺这两个“耶稣会的公派中国留法学生”问问题、他来回答的形式,写成的。
即
高雷思第一问均田可乎
杜尔哥对曰不可。如果把土地这样平均地分给一个国家所有的居民,使他们每一个人恰好拥有维持他们自己生活所必须的土地,而毫无多余
那么,显然,既然大家都处在同等的情况下,就不会有人愿意为别人工作。同时,任何人手里也不会保有可以用来偿付别人劳动的东西
杨德旺第二问均田古有之乎
杜尔哥对曰这种假定情况,从来也不会存在。因为土地在没有被分配之前,早已经被人耕种了
这种耕种,即垦殖劳作,其本身就是分配土地和保障个人财产的法律基础
大概就是这么一种形式,一共101个问对,详细阐述了重农主义、道法自然、自然秩序这些东西。
或者说,用老马的话讲,是重农主义中更激进的头脑,尤其是杜尔哥,完全蔑视了这个外观即连封建主义的皮都不披了,杜尔哥把重农主义体系,当做渗透入封建社会内部的新的资本主义体系来论述
历史上,杜尔哥75年成为法国财政大臣,以重农主义为思路,进行改革。
然而,第二年,就出事了。
重农主义的精髓,是道法自然,亦即理想化的资本主义的自由贸易体系。
然后,显然,法国的历史太短了,杜尔哥只是理解了什么叫自由贸易,却如此时的拿破仑所言,完全不理解什么叫重农轻商、囤货居奇、平粜平籴、盐铁之论这些争了快两千的东西。
第二年,玩崩了。
其实道理很简单。
在杜尔哥改革之前,存在一个真正的法国吗
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至少在经济层面,哪有法国法国在哪
实际上,当时的法国,是一个个分散的、区域的市场这和中国不一样,大运河废掉之前,再怎么样,漕米得征,用来保证华北地区的粮价。
历史上,杜尔哥的改革非常“激进”这是相对于法国来说了。
取消了各个地区的区域性的市场、取消了各地的交易限制,试图构建国内统一市场。
先开刀的,就是粮食。
把区域性市场打破,拿粮食开刀理论上啊,理论上,统一市场一形成,国内谷物自由贸易、取缔区域性的管控,那么粮食肯定会趋于平缓。这里粮价高了,自然会有商人往这边运粮食平抑粮价,无形之手嘛。
但现实是残酷的。
75年改革。
76年就直接让杜尔哥傻眼了。
商人们选择囤货居奇,抬高粮价,资本入场操控粮价,而根本不是传说中的道法自然,无形之手一调控,粮价趋于平稳,贵的地方立刻就会有低价粮进来
不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