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法国全国彻底乱套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大概是这么回事,经济学这玩意儿别弄那个玄妙的词汇,其实挺好理解的。
大概是这么回事。
原本吧,并不存在一个名为“法兰西”的全国统一市场,尤其是粮食。
而是在法国这个地理概念上,存在着甲、乙、丙、丁等等几个区域性的市场。
甲地饥荒了用中国这边的话讲,叫河西荒,则移其粮于河西。
甲地的饥荒,不会影响到乙地;丙地的缺粮和粮价上涨,也不会影响到丁地。
而随着杜尔哥的改革,过分地相信、或者说,连粮食这种东西,都敢相信无形之手、自由放任,那真是嫌命长了。
在杜尔哥的法令之前,每个地区都面临着自己的短缺,因此一些地区会遭受真正的饥荒,而另一些地区则完全幸免于难,并通过国家保证的稳定价格供应王室或者叫中央政府的干预本来是被要求的,毫无疑问是可以获得的,以确保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的供应,从而减轻饥荒最严重的影响
然而,随着杜尔哥的自由贸易改革,谷物所有者开始通过储存谷物进行投机
而且,在努力垄断市场时,还倾向于在收成良好的地区集体购买,以便在利润可能更大的歉收地区出售,导致全国范围内的价格大幅上涨和短缺丰收地区的粮食减少导致那里的价格上涨
简言之,这导致了一个法国之前从未遇到过的情况
即不再是区域性的粮食危机,而是因为各种管控的取消,粮食短缺很快造成了一种全国性的危机。然后,这种全国性的危机,而不是局部的危机。
这是法国从未经历过的卧槽,这什么情况没见过啊。这怎么甲地缺粮,会导致全国性的混乱
再比如说。
丁地,其实不缺粮。
但是,资本集体去丁地购买粮食囤积,导致丁地粮价上涨。
那么,丁地的人,尤其是需要买粮食吃的人,会干什么显然,会去砸粮店、砸商铺、砸仓库啊我们这的粮价,都让你们这群人给弄高了
应该说,历史上,到这一刻,杜尔哥才清醒过来。
但是,晚了。
法国有没有粮食
有。
海外粮食不缺。
但是,中央政府有没有足够的运力
没有。
这么说吧,可以说,杜尔哥的改革,有点类似于大顺太子在湖北的改革闹出的“米禁”闹剧大顺有没有粮食有,南洋、东北、虾夷、扶桑,粮食有的是。大顺有没有足够的运力,能在一个月内把粮食运到湖北,暴草那些粮食投机商
没能力。
杜尔哥的反应还是挺快的。
第一年改革。
第二年就明白过来了卧槽,不能全搞道法自然那一套啊,还是得国家管控一些生活必需品啊,粮食这玩意儿不是别的,要出大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