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错误的以为,欧洲的富庶,源于贸易顺差。这纯粹是把19世纪晚期,刻舟求剑到了18世纪。
并不是这样的。
纯粹就是之前挖的金子银子太多了。
金子银子是不可能通过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变出来的,资本主义萌芽创造的财富,是国富论里意义上的商品,而不是重商主义概念里的财富。
的确,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导致了欧洲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这不是欧洲此时金银这么多的原因意大利的毛呢工场,只能生产羊绒,不能生产黄金白银。
包括说,欧洲农业革命,可以解释很多问题,但解释不了欧洲白银那么多的问题。
农业革命也没听说能种银子啊。
这种情况下,欧洲的富庶,和大顺的手工业品能冲击欧洲,并不矛盾。
富庶是富庶。
手工业发达是手工业发达。
富庶的原因,是因为全世界,包括大顺和印度,都是用金银。尤其是大顺承接大明的货币改革,完全把发钞权让给了对外贸易,欧洲的白银才能大量地、廉价地买到这边的生丝茶叶瓷器等等。
欧洲的金银真的多,多到历史上让大明完成了货币改革、让印度后来也完成了银本位改革。
富庶不代表一些手工业就发达。
也有可能,三分是手工业农业进步、七分是钱多。
所以,欧洲的海量存银,以及极为不发达的棉纺织手工业,便成为了大顺这边这一套国际秩序或者贸易体系的基础。
仅就棉纺织业而言,可以把大顺、印度、欧洲看成一个不太稳固的三角形。任何一边出了问题,都会引发整个三角的不稳固。
原材料、工业加工、市场,这里面是有很多蛋疼的因素的。
有人说,手工布无论如何也阻止不了机织布。
这句话,看怎么看,宏观上对、具体到一个几十年的周期内未必就对。
而且,这种思维,很容易陷入到经济决定论的机械唯物当中。
也即认为社会的发展只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并把经济看作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唯一起作用的因素,否认政治、思想、理论等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简单地用经济因素的自动作用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历史发展进程。
恩格斯说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末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是和说德国的革与反革里说某某背叛的人民之类,是一样的、无意义的、正确的屁话。
这种经济决定论,是错误且危险的。
放在18世纪,如果以这种机械唯物的、幼稚的、错误的、甚至是将老马的学问彻底庸俗化的经济决定论来看待18世纪的问题,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极为错误的观点、甚至一步滑向帝国主义甚至是最奇葩的辉格史观的变种历史上欧洲的殖民侵略,是文明战胜了野蛮,是先进的生产力对落后生产力的碾压。
这就很容易产生一种晕乎乎的自以为是,认为1750年欧洲的生产力、纺织业,已经完全超越的亚洲。于是带着这种庸俗的机械唯物的经济决定论的脑子,反推出诸多奇葩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