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少帝成长计划 > 第0277章 看似双赢

第0277章 看似双赢(3 / 4)

张苍所想的,或许是致君尧舜上,是名垂青史;但审食其这样的政客,就没有那么远大的指向了。

他们看中的,是政绩。

即便想要‘致君尧舜上’,也要在有生之年看到。

即便不考虑内部因素,北墙之外的状况,也不允许刘弘只唯万世计,却不为今时计。

——再过几年,匈奴就将引来最伟大的一位领袖:挛鞮稽粥!

匈奴在老上单于统治期间的强势,早在前世,就已经深深纂刻入刘弘地脑海之中。

要想和老上稽粥率领下的匈奴分庭抗争,刘弘就必须要尽快的完成基本物质积累,最快速度取得对匈战略进攻权。

所以,粮食保护价政策的上下限,已经被刘弘暂时钉死在了七十五钱、九十钱这两个点。

——无论何时,少府都已七十五钱一石的价格,无限量购入粮食!

与此同时,少府也将以每石九十钱的价格,无限量出售粮食。

当然,若是出现某个人拿着户渎,从少府买走几千上万石粮食的状况,内史和廷尉也会介入,去查这批粮草到底会被用于什么用途。

这样一来,少府除去储存成本,也还能有每石粮食七钱左右的利润。

看上去不多,但数万万石粮食一过手,可就是数十万万钱!

光说关中,年粮食产量四万万五千万石;除去税赋,便会有四万万石左右被少府购入!

一年下来,少府纯利润就是二十八万万钱。

去年汉室财务总收入是多少?

——农税十六万万,口赋十一万万!

加在一起,都没有少府推行粮食保护价,一年所能获取的利润多!

而根据刘弘地预案,五年之内,粮食保护价的收入价和出售价,都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动摇。

等五年之后,汉室种田种的差不多了,国家也有余力组建骑兵集群,和匈奴驱逐于草原了,就到了百姓收获时代红利的时候了。

到那时,刘弘大可把粮食收入、售出价都统一在五十钱左右,哪怕稍微亏一点钱也无所谓,就当战争时期,以时代红利促进国民思想政治建设了。

听到这里,审食其依旧有些没明白刘弘地意思。

“臣愚钝,不明陛下圣意:民补种宿麦,少府购之,则民得利;然国库之拮,仍旧未解啊?”

说着,审食其面上疑惑更甚。

从粮食保护价政策问世以来,眼前这位就从来没有让朝臣勋贵,亦或是外朝从此时中得利的意思。

如此看来,让丞相府凭借这个信息差,从百姓手中低价购入,在高价卖给少府,也不大可能实现。

这位,究竟是想做什么?

闻言,刘弘却是畅笑一声,略有些调侃道:“辟阳侯为相已近半岁,莫不知吾汉家之农税,乃十五取其一?”

说着,刘弘地眼角下意识带上了一丝恶意:“纵朕欲减农税至半,亦为三十税一。”

“吾汉家何曾有言,只以十五税一取粟?”

“刍稾之税,莫非丞相忘记了?”

听到这里,审食其才算明白刘弘地意思,面色稍回归淡然。

根据农民的实际收获,按十五税一的比例收缴农税,审食其自是知晓。

只不过长期的思维惯性,使得审食其在潜意识中认定:农税,只能在秋收之后收缴。

至于百姓平时在田里种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官府也大都懒得去管——去受那些黄豆、杂粮之类的税,收上来的钱,还不够发税吏的俸禄呢!

但刘弘说的也没错:汉室的税制,理论上确实是‘田里长出的所有东西中,要缴纳十五分之一作为农税’。

既然要鼓动百姓全面补种冬小麦,那等冬小麦收获之后,自然是能再收一笔农税——哪怕只是三十税一,也绝对不少。

冬小麦的产量跟粟米接近,如今,少府的收购价也和粟米相同;如此一来,哪怕是农税减半,国库也能凭借变相的‘收两次农税’,而得到十五税一的税率下,所能获得的收入。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