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平城一战,高皇帝正式设立飞狐都尉部,直到现在的汉正武元年末,足足过去了二十二年。
但凡是在边地做官超过十年的,那都起码有幸目睹过柴武的面容。
但很快,杨正便从开始的震惊缓过神来,旋即再次陷入一丝困惑之中。
“敢问将军,棘蒲侯如今驻军何处?”
在战事一触即发,且几乎必然会发生的情况下,柴武率军提前抵达战场,自然是让杨正感到一阵心安。
但这其中,却又一个杨正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的点。
——早在去年,柴武就已经从飞狐都尉的位置上,挪到了大将军的职务!
按理来说,如今的飞狐都尉,仅仅只是理论上归属柴武管辖,实际上,柴武根本没有自主调动军队的权力。
而眼前的军官自称是奉柴武之令,就意味着柴武所在的主力部队,也起码进入了代国境内,且很有可能抵达了晋阳。
在战端尚未爆发的时间点,大将军亲自率军出现在边郡,这意味着什么?
作为久居边地的地方官员,杨正对此再熟悉不过。
根据城外这支千人左右的‘先锋部队’,杨正就不难推断出,柴武大军主力部队,很可能超过了五万人以上!
这就意味着,柴武此番调动,必然是受到了长安朝堂,乃至于天子刘弘的直接授意!
而在战斗爆发之前,提前率军抵达可能的战场,更是让杨正隐隐心悸之余,没由来的感到一阵激动!
——在战争之前抵达战场的,只有可能是战争发起方!
这意味着接下来可能爆发的马邑战役,汉室并非是被动应对方,而是主动发起方!
想到这里,杨正的鼻息已然是有些粗重起来,看向军官的目光瞪得如巴掌大的铜铃。
战争,意味着死亡、意味着硝烟,意味着毁灭。
但与此同时,战争往往也意味着军功,意味着武勋,意味着加官进爵,封侯拜将!
而在这样一场由本方发起的,有完全准备的防守战役当中,一个军官晋升的速度,绝对不会比站上风口的猪慢到哪里去!
很显然,军官也从杨正这幅‘饥渴难耐’的反应中,体味到了这一层讯息。
就见军官摇头一笑,友好的将手握成拳,不轻不重的吹在杨正的胸口。
“大将军此刻,已随代王至晋阳,大军于晋阳城外驻扎。”
“此战,大将军柴公亲挂帅,隆虑侯周翁、曲周侯郦公、卫尉秦公、郎中令栾公,各位前后左右军!”
言罢,军官似是终于想起什么事般,稍有些严肃的对杨正一拱手。
“在下不才,添为卫尉秦公所率羽林都尉部将,材官校尉舒駿是也。”
听闻此言,杨正先是下意识一愣,旋即赶忙拱手一回礼。
“竟是舒将军当面,失礼,失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