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热带雨林基金会需要带生物降解装置的巡逻车。
甚至连梵蒂冈的代表都来了,想订两辆加装太阳能充电板的氢燃料车,用于教廷花园的维护。
“最离谱的是这个。”
李林东把一份烫金请柬拍在叶雨泽面前。
“迪拜世博会组委会说,要把‘双能三号’放进未来馆,和月球车模型并排展出。”
叶雨泽摩挲着请柬上的鎏金图案,忽然听见窗外传来一阵喧哗。
跑到观景台一看,只见一辆黑色轿车旁,王丽娜正扶着腰站着——
这位战士电动汽车的掌舵人,肚子已经明显隆起,却穿着高跟鞋,正盯着一辆正在加氢的“双能车”,脸色像早春的冻土一样紧绷。
王丽娜的办公室在上海陆家嘴的玻璃幕墙里,此刻却被密密麻麻的图表占满了。
墙上贴着“双能车”的全球订单分布图,红色图钉在中东、北欧、南美扎成了片。
桌上摊着伊万团队最新的专利清单,“-40c冷启动技术”“储氢罐抗冲击系数”这些字眼被她用红笔划得触目惊心。
“王总,胎儿心率有点快,医生建议您卧床休息。”
秘书捧着孕检报告进来,却被她挥手挡开。
“把电池研发组的人叫来。”
王丽娜按下内线电话,声音带着金属般的冷硬。
“我不管他们用什么方法,‘闪电七号’的低温续航必须突破600公里,充电速度要比现在快一倍。
伊万能在火焰山晒罐体,我们马上能去根河的冰窖里测电池。”
深夜的研发中心灯火通明。工程师们围着零下30c的模拟舱争论不休。
王丽娜忽然推门进来,手里拎着一兜热包子。
“别盯着氢燃料的优势钻牛角尖。”她咬了口包子,指腹敲着屏幕上的对比数据。
“他们加氢快,但我们充电网点多,他们排放水,我们就能回收电池余热供暖。”
“下周去漠河,把电池包埋在雪地里冻72小时,我要看到真实的衰减数据。”
王楠楠小声说:“王总,您这身体……”
“我身体好得很。”
王丽娜瞪了他一眼,却下意识地摸了摸肚子。
“当年我怀老大的时候,在车间盯了三个月生产线。新能源这行,慢一步就是死路。”
这话传到伊万耳朵里时,他正在给“双能四号”的氢燃料电池做压力测试。
蒙古族工程师阿古拉举着手机笑:
“王总说要在漠河冻电池呢,咱们要不要去凑个热闹?”
伊万把压力表拧到20兆帕,头也不抬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