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了个“好”,心里却清楚,这只是暂时的喘息。
那些燃油车维修店的老板不会善罢甘休,反对派也迟早会想出新的招数。
他拿起车钥匙准备离开,路过会议室时,听到里面还有人在争吵——
是公关部在讨论明天的发布会发言稿。
“要强调‘可持续发展’”“不行,得提‘保护传统产业’”“还是说‘技术中立’更稳妥”。
叶风叹了口气,轻轻带上了门。
做实事?或许吧。
但在这盘棋局里,实事从来都不是直线抵达的。
他得先学会在政客们的冠冕堂皇里钻空子,在资本的棋盘上挪棋子,哪怕每一步都透着不情愿。
谁让他既想让新能源的车轮碾过旧时代,又不想被那些从旧时代掉下来的碎石子扎破轮胎呢?
车开出地下车库时,天边刚泛起鱼肚白。
叶风看着后视镜里越来越小的公司大楼,突然觉得自己像个走钢丝的人……
左边是新能源的悬崖,右边是燃油车的深渊,而脚下的钢丝,叫政治博弈。
他只能一步一步挪,哪怕每一步都得踩着些不情愿的“借口”和“妥协”。
车窗外的街灯还没熄灭,晕黄的光打在叶风脸上,映出眼底的红血丝。
他摸出烟盒,想抽一根,手指悬在半空又放了回去……
上个月刚在环保论坛上拍着胸脯说“战士集团要做零碳先锋”,转身就抽烟,被拍到又是麻烦。
“冠冕堂皇”这四个字,最近总在他脑子里打转。
就像北卡罗来纳州那场博弈,明明是反对派借着汽修店的焦虑敲竹杠,却非要包装成“维护市场公平”。
他派去谈判的律师回来吐槽,对方议员拍着桌子说“技术壁垒是创新的绊脚石”,可转头就收了传统车企的“法律咨询费”。
叶风当时气得想拍桌子,可最后还是让了步——50美元的补偿金,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够那些老汽修店买几台检测设备,也够议员们回去跟选民交差:
“看,我们为你们争取到了利益”
他想起上周跟未来进步党议员们的密谈。自己跷着二郎腿,慢悠悠地说:
“政治这东西,就像揉面团,得软一阵硬一阵。大家想让新能源法案在国会通过,就得先在俄亥俄州给加油站修几个厕所——那些议员的老家,加油站老板都是他们的铁杆票仓。”
说这些话在时候,叶风自己都觉得恶心,但又能有什么办法?
充电桩建设计划被搁置半年,换的是另一个州的补贴政策提前落地。
这就是现实。他想搞技术突破,可实施起来得看州议会脸色。
他想建电池厂,选址得迁就那些能带来税收优惠的“友好选区”。
甚至连新技术发布会的嘉宾名单,都得塞进几个“对产业有贡献”的政客——
哪怕对方连电机和发动机的区别都分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