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询问,老朱并未马上答话,而是问道:“你说呢?”
所有政务朱标都做了参与,至于由谁来领兵,朱标自己也是有想法的。
老朱出言后,朱标想了想道:“魏国公能征善战,领兵经验吩咐,还是要由他来做领兵方才保险一些。”
朱标当然知晓,徐达功绩卓著后对他的影响。
但他不能为了私利,置大明百万将士的性命与不顾。
朱标建议后,老朱沉吟许久,道:“让冯胜领兵去吧,他或许比徐达稍逊些,却也算是个老将了,有勇有谋,也能堪起这个大任的。”
冯胜和常遇春是姻亲,而常遇春又是朱标的老丈人。
说来,冯胜也算是朱标一队的。
“父皇...”朱标喊了声。
老朱却随之道:“傅友德蓝玉为左右将军协助,陈恪去做监军吧。”
傅友德将来是晋王朱棡的亲家,女儿嫁给了朱棡的儿子。
当然,现在还未成型。
说来,还算是个中立派。
不过,即便是已与朱棡做了亲家,在朱棡已出海的情况下,傅友德也是可用的。
蓝玉就更不用说了,是常遇春的妻弟。
严格算起来,朱标也得称蓝玉一声舅父的。
陈恪的妹妹与朱允熥定亲。
自然,陈恪也与朱标站在了同一条船上。
“行了,就这样吧,拟旨吧,冯胜为大将军,傅友德蓝玉为左右将军,陈恪做监军,率兵二十万,五日之后,点将出发,一月之后,北地集合。”老朱吩咐道。
一场大战的进行,需要准备的东西是很多的。
兵部按照皇帝旨意任命将领,发给印信。
五军都督府负责出兵。
另外,户部还需调拨粮草,工部需要出兵器。
当然,现在兵器制造之事已交于了兵仗局负责。
这么多的事情需要做,一时半会自是是完不成的。
陈恪收到老朱旨意的时候,正在兵仗局查验产出的那些兵器。
这段时间,老朱常提起北地之事情,陈恪便猜想老朱怕是有出兵北地的心思。
而且,经过几年的沉淀,已有了出兵的能力。
现在士气正是高涨的时候,若不紧着这个时候出去,等士气泄掉之时再出去,怕是会丧失良机的。
但出去就出去吧,怎么就把他也算上来了。
他也不懂打仗,即便过去也帮不上什么忙的。
不过,对领兵将领仔细分析一下,陈恪倒也能想到其中的缘由。
但为了能在老朱手下混长久些,陈恪还是去寻老朱做了一番推脱。
与往常一样,被老朱威胁了一番,陈恪才终不情不愿的答应了下来。
监军,算起来也就是军中的御史。
打仗什么的事情,也不必操心。
无论是冯胜,傅友德,亦或者是蓝玉,除了老将,那就是悍将,对付区区北元残兵败将,胜算还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