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跟着出去一趟也不是不可。
从老朱那里离开后,陈恪对手下产业以及手中差事皆都做了个安排。
他手下产业多,差事也多,所以各处由他没他皆都可有条不紊的进行。
若非如此的话,他即便到了北地,也很难安心下来的。
大军出发的当日,老朱亲自训话,朱标则一直把他们送上了北上的船上。
二十万大军,大部分皆是北地的守备军队。
剩下的一些,则是冯胜的等人的亲军了。
船上,冯胜傅友德蓝玉陈恪围坐在一块。
相对于冯胜傅友德这些老将,蓝玉的资历略微少些。
而陈恪虽说是封了爵位,但却并未有领兵出征的战功。
不过,现在的陈恪,身上的光环并不少,无论是老将冯胜傅友德,还是桀骜不驯的蓝玉,多多少少的还是会给陈恪几分面子的。
于公来讲,陈恪的兵仗局,军将大学堂,着实为提升军队战力建立了不少功勋。
至于海上贸易,为朝廷创了不少税收,富了国富了民。
于私来讲,他们获利也是颇多的。
虽说那些勋戚官吏不敢明面赏遣派商船出海,但可对那些出海的商贾进行投资啊。
这些商贾想要出海,却没有足够的资金,有人投进来当然高兴啊。
对此,老朱也并非不知晓。
只要这些勋戚商贾是以正当资金投进去的,那当然没问题。
多一队商船出海,朝廷也能多一队收益的。
因而,陈恪做这个监军,冯胜傅友德蓝玉倒也没有太多不满。
监军虽不是每场战役都会派遣,但也并非稀少之事。
非要派监军过来,陈恪来做倒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陈恪穿来也有段时间了,但对冯胜傅友德蓝玉这些勋戚也就是有过几面之缘罢了,并未深聊过。
他还一度担心,他这个新手来做这个监军,会让这些人不满呢。
事实证明,这完全就是他多想了。
冯胜傅友德蓝玉对他还是很热情的。
四人相对而坐,冯胜招呼亲兵给他们几人上了茶。
虽说在船舱中,傅友德蓝玉甚至陈恪的人都在的。
但谁让冯胜是大将军呢,东道主自然也就变成了冯胜。
倒茶结束,冯胜客套道:“等到了北地,还仰仗极为精诚合作,团结一心。”
之所有要安排左右将军,那是因为一些事情并非主将一个人就能够完成。
因而,左右将军配合那是必须的了。
冯胜开口,傅友德蓝玉自是爽快应答。
陈恪则笑了笑,道:“领兵作战之事我也不懂,极为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等到了战场上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就当我不存在就行了。”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陈恪的意思是,你们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即便是抗旨他也不会多说一句话的。
不用担心,他们一些不符合规矩的行动会被陈恪阻拦。
这话一出,更让几人心中好感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