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杨集所言,达官贵人、世家门阀、知名大商有的是钱,一个两个或许无法承提开凿运河的巨资,但是分段以后,便是十个、百人、千个人来分担了。
这些人为了能够得到运河的巨大差价,又见生意对象是朝廷,他们也容易接受先行垫资的条件。
杨广可以肯定,只要把运河“分段承包”的消息放出去,世家门阀定然争着抢占一两段来开凿。
毕竟谁会跟钱过意不去呢?
苏威亦是叹服道:“卫王此法简直就是一石数鸟。既解决了朝廷的缺钱问题,又省得朝廷动用权力去扰民,关键是承包给了民间团体以后,贪墨不法之事,从朝廷官员转到了民间团体自身……只是有一事可虑。”
杨集笑问:“何事?”
苏威说道:“万一有人居心叵测,在开凿过程中以次充好、偷工减料,那可如何是好?”
“不错!这也是正是老夫之所虑。”高颎亦是点了点头,并且很肯定的说道:“世间几乎没有完美的道德君子,面对着开凿运河的巨额财富,一定有人在材料、工程质量上做手脚,以期赚得更多。”
杨集早有腹案:“凡得拿下承包权的家族或个人,事先都必须缴纳保证金。朝廷委托一名身份地位高、人品信得过的人担任总监察,并组建一支监察队伍,其职责有二:一是监督工程质量、工期;二是防止商官勾结、强征百姓、压榨百姓等事件的出现。若是工期逾期或质量不过关,那么保证金一概收归国有,如果出现官商勾结等恶劣之事,则依律严惩。”
“这就如同在承包商的脖子上拴了一个绳套,非但不用担心这些人玩花样,反而期待他们作死。只要在施工途中出现以次充好等事,立刻取消其施工资格,并将保证金没收干净。这法子可是比任何买卖赚钱都快。当然了,朝廷的目的是开凿运河而不是赚钱,未免工程进度受到影响,可以给每个承包商十次犯错机会。”
“好计策!”高颎向杨广行了一礼,说道:“圣人,若是运河依照分段承包之法施工,老臣愿意担任这个总监察。”
一直以来,高颎知道自己在官场上的影响力,远远超过杨广、杨素、苏威,尤其是杨素升为尚书令以后,呼吁他接手右仆射之职的声音大有所在。
这既是他高颎的无上荣光,但同时也是深深的隐患。
哪怕自己以后什么事情都不做,隐患反而会变得更大。
人们会说,你为什么不做?你为什么不与外臣接触?
你到底又在害怕什么?是不是心中藏着什么不可告人隐私?
杨素以贪财的方式来自污,一门心思聚敛钱财享受奢侈,以此消除两朝皇帝的猜忌,保得一世平安。同理,他高颎要是将人都得罪光了,哪怕日后想要造反也没有人会响应,那么他和他的家族也就安全了。
杨集想出来的“运河分段承包权”一旦施行,有实力“承包”的人家不但是有钱有权的世家门阀,而且都打着大赚特赚的念头,他们施工过程中,一定会官商勾结、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如此也使总监察这个职务变成一个烫手山芋。
而他高颎之所以在朝中拥有超然地位,便是世家门阀官员在推动,企图将他推到利益代表的位置之上。可世家门阀偏偏是大隋最不稳定、皇帝最想铲除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