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喜暂时两无侵犯,也就迁延下去。
有一天,我同女儿去武担山打猎回来,遇见一伙强人,在近黄昏时往庙内走进,正有此人在内。
彼此对面走过,独他很注视我父女。
第二日智通便着人来探我口气,邀我入伙。
来人一见面,就是开门见山的话,将行藏道破,使我无法抵赖。
经我再三谢绝,说我年老气衰,武艺生疏,此时只求自食其力,绝无他志。
我指天誓日,决不坏他庙中之事,走漏丝毫风声,才将来人打发走去。
后来我越想越觉奇怪。
我青年时,虽然名满江湖,但是只凭武艺取胜,并非剑侠一流。
智通本人不是说门下党羽多精通剑木之人,要我何用?
若说怕我知道隐密,不但似我这种饱受忧患、有了阅历之人,决不敢冒险去轻捋虎须;即使为防备万一,杀人灭口,也不费吹灰之力。
只猜不透他们用意。
我彼时虽未入伙,却同那知客僧了一谈得很投机,时常往来,慢慢打听出他们用意,才知是那人泄的机密。
那人名叫碧眼香狒闵小棠,是智通的养子。
我和他师父南川大盗游威,曾有几面之识。
我初见他时,才只十四五岁,所以没认出来。
他却深知我的底细,并非要我入伙相助,乃是他在庙门看见珍儿,起了不良之心,去与智通说了,打算做了同伙,再行由智通主持说媒。
被我拒绝,虽不甘服,当时因他还有事出门,智通又因善名在外,不肯在成都附近生事,料我不敢妨他的事,闵贼已走,也就放过一边。
我知道了实情,深忧那里万难久居,骤然就走,又难保全,只得隐忍,到时再说。
一面暗中积蓄银两,打点弃家避开;又向菜园借了些钱,在附近买了十来亩地,竭力经营,故作长久之计,以免他们疑心。
不久便随你逃到此地。
起初只知闵贼出门作案,不想冤家路窄,下手之处,却在你家。
这厮生就一双怪眼,认人最真。
只要是他,早晚必有祸变。
他当初师父就很了得,如再从智通学了剑术,连我父女也非敌手。
为今之计,只有装作不理会,一面暗中禀明令尊,请他觑便问令伯,这厮怎生得与府上亲近,便可知他来历用意。
我再暗中前往,认他一认。
如果是他,说不得还要去请像令师这一流的人物来,才能发付呢。”
张阳听罢,哈哈大笑道:“岳父放心,我此次外出颇有些奇遇,此时已经得道,别说那什么碧眼香狒闵小棠,就是他养父智通,现在也不是我一合之敌。”
他这次回家主要是把《紫府秘笈》传给妻子玉珍,才在家里拖沓了一个多月,原本昨天已经传授完了《紫府秘笈》,打算外出寻找练剑材料,再顺便解决了慈云寺这个祸害,没想到慈云寺贼人先找上门来了。
张老四惊疑不定,张阳让玉珍与他解释,自己则是找父母商谈此事。
现在还不知道这人怎么混进来的,其中有什么渊源?
自己也不能直接就打杀了他,还需同父母打探一下具体情况。
因恐父母听了着急,还不敢实话实说,只说见那人面生可疑,想知道他的来历,和二伯有何瓜葛。
子敬闻言,叹了口气道:“这事实在难说。
当你中举那年,不知怎的一句话,你二伯多了我的心,正赶你二伯母去世,心中无聊,到长沙去看朋友,回来便带回了一个姓谢的女子。
我们书香门第,娶亲竟会不知女家来历,岂非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