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以前很穷,妈妈总是告诉我,我们家条件不好,你不能总和别人比。
这一观念从小灌输进我的脑海里。
我从小没有零花钱,有想要的东西也不敢和妈妈提要求,因为即使她给我买了也会不停地抱怨,于是心心念念想要得到的东西,便会成为我心中难以抹去的罪恶感。
上学的时候,同学们把好吃的好玩分享给我,我从来不敢要,因为我知道,我没有东西能分享给他们,而只接受不给予的行为,久而久之,就会被大家说成占便宜。
朋友周末叫我出去玩我也从来不去,因为出去要花钱,而我家没钱。
那时同学们都有手机互相之间用手机联系,但我没有,因此我也没有特别要好的朋友。
我没有勇气告诉大家,我也想和你们一起出去玩,我也想和你们发信息聊天,但我家太穷了,我没有办法。我怕大家会可怜我,更怕所有人都知道我的境况看不起我。
我只能把自己伪装成一心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样子,同时我也知道,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在将来改变自己的境况。
因为贫穷,我敏感又自卑。
因为贫穷,我习惯了不向别人提出任何请求,事事独立只依靠自己,更不敢给别人添麻烦。
大学时,我遇到了一个让我心动的男孩子。
他长相普通,但却那么温暖又阳光,会唱歌,会弹钢琴,成绩也好,还是学生会的副会长。
他喜欢我,我喜欢他,但我依然拒绝了。
我们没有在一起。
因为他太优秀了,他家里条件太好了。
我内心深深地认为——我配不上他。
就像吴笑笑对艾楠说的,“你就像是在湖光山色间徜徉的高贵天鹅,而我只是肮脏泥潭中的一条挣扎喘息的泥鳅,我们连物种都是不同的,又怎么可能在一起。”】
……
在很多观众网友为吴笑笑的经历悲叹或者感同身受的同时,各大影评人的文章也纷纷出炉了。
知名影视剪辑博主兼影评人@落影发出的一篇文章被大量转发评论。
@落影:《你是不是<那个女孩>?——讲讲这部影片想要传达给我们的》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那个女孩》了。
如果你看完这部影片,除了为吴笑笑的经历感慨为她悲痛外没有更多的触动,那么——恭喜你,你一定是个幸福的孩子。
很多观众或多或少都能在吴笑笑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而在影片中,吴笑笑最终走上极端,用坠楼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抑郁症,正是罪魁祸首。
那么,导致吴笑笑患上抑郁症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是什么让她一步步走向自杀?这部影片还想告诉我们什么?
下面由落影逐一根据影片中的细节为大家解读。
※家庭环境和母亲的控制欲是吴笑笑获病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