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片中我们可以得知,吴笑笑的家庭不幸福,这种不幸福不只是贫穷带来的,还有父母的关系。
而由于丈夫的不可控,吴笑笑的母亲对孩子的控制欲极强。
她希望孩子做到什么,那么孩子就必须做到,并且不可以违抗她的意志,否则等待吴笑笑的就是怒骂和母亲的眼泪。
因此我们可以得知,吴笑笑从小就是压抑自己的诉求的,因为她的所有异议和反抗都无效,她必须做妈妈口里的乖孩子好孩子,做让妈妈骄傲的孩子,妈妈希望她怎样,向别人说出了什么大话,那她就必须去努力实现。
影片中有个细节,那就是吴笑笑的姐姐。
这个人物被提到了几次,却从来没出现过。
通过吴笑笑和吴笑笑母亲的话我们得知,她的姐姐自从嫁人后就和娘家一刀两断,吴笑笑的母亲更是骂她白眼狼。
那吴笑笑的姐姐为何如此?
其实从吴笑笑的经历我们就可以推断,她的姐姐曾经也必定被母亲强势压制和控制着,因此,姐姐在结婚后便接着婚姻摆脱了原生家庭的束缚,从此杳无音讯。
而吴笑笑每次提到姐姐的时候也并没有埋怨和不满,有的只是平静和无奈,因为吴笑笑能够理解姐姐,因为她和她是一样的。
只是姐姐的离开只会增加吴笑笑的不幸,母亲从此将所有注意力都压在了吴笑笑一人身上,也由于姐姐的“白眼狼”行为,母亲对吴笑笑的管控只会更强,这种控制欲在母亲用吞安眠药威胁吴笑笑结婚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家庭环境让吴笑笑形成了敏感自卑、内向压抑、只会无条件接收不敢大胆提出要求的性格,父母婚姻的不幸也让她强烈想要摆脱嫁人的命运,而她,却被母亲控制着不得不结婚。
更可怕的是,她根本没有办法反抗一个将死之人的愿望。
※吴笑笑对妈妈的爱和懂事加剧了她的痛苦
毫无疑问,吴笑笑是个懂事的孩子。
这种懂事,既是在母亲控制下形成的习惯,也是她本性的善良和对母亲的爱。
即使吴笑笑一直活在母亲的阴影下一直压抑着自己,但她却明白母亲是爱她的,虽然母亲的爱过于窒息,也不是她想要的,但她从始至终都明白和理解母亲是为了她好。
也正因如此,吴笑笑的痛苦才会加剧。
在母亲死后,她终于“自私”地推掉了婚事,却因为那个女人的话认为自己违背了妈妈遗愿,后来更是觉得是自己的无能导致了母亲提前死亡。
这让她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
她的懂事让她总是先考虑别人再考虑自己,她总是把别人的意愿放在第一位。甚至连自杀的时候都想到了不能给别人带来麻烦跑到了烂尾楼,问着流浪汉害不害怕后才最终确定在那里结束自己的一生。
如果她能多为自己考虑一些,再自私一些,也许她就不会那么痛苦。
※身边人的冷眼旁观没有让她及时获得支撑
有观众可能会觉得吴笑笑从来没有告诉过别人自己的境况,何来冷眼旁观一说。
事实上不是这样的。
有一个人自始至终都是了解吴笑笑的情况的——吴笑笑的领导。
吴笑笑的领导从始至终都知道吴笑笑的母亲是什么情况,也知道吴笑笑的母亲去世。
但他是怎么做的?
他在同事打小报告误认为吴笑笑对工作有情绪的时候给吴笑笑打了3小时的电话对她进行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