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温一听,杨行密要让刘威主政,顿时吓了一跳,道:“肥水不流外人田。如果大王让刘威主政,您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岂不就要拱手让人了!陛下若要立储,自古都是‘立长不立幼’长子杨渥,忠厚仁孝,足堪重任。”
从内心来说,杨行密并不看好长子杨渥,觉得他做人做事都太水,做人不踏实,办事不牢靠。公元904年八月,借宣州观察使台濛去世之机,一纸诏令,将他外放出京,出任宣州观察使。
接到诏命的杨渥当时非常恐慌,感到自己可能会在争储大战中出局。正在左右为难之际,徐温来了。
徐温对杨渥道:“吴王卧病,而令嫡子出藩,必定是奸臣的阴谋。他日召您回京,不是我派遣的使者和吴王的令谕,您千万不要听命!”得到徐温的支持,杨渥哭着道谢,去宣州上任了。
徐温曾经对杨渥做过感情投资,现在该是收取回报的时候了。因此他力主“立长子杨渥”。
杨行密流泪叹道:“此生富贵,死不足惜。唯诸儿愚钝,不晓大计,望诸公善加辅弼!”徐温等人跪倒扣头,愿意誓死效忠杨吴。杨行密立下遗诏,传位给长子杨渥。
徐温立即派人火速前往宣州,召杨渥回京接受大位。
虽是英雄,也不免有憾。公元905年十一月,杨行密含恨离世,时年五十四岁,谥号吴武忠王,长子杨渥继立。
公元927年,四子杨溥称帝后,追尊杨行密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南吴太祖。
杨渥生性喜好游玩作乐,是个典型的“虚子”,杨行密的担心不无道理,这孩子还真不是当皇帝的料子。
在父亲杨行密服丧期间,杨渥照样日夜饮酒取乐,丝毫没有什么悲伤的气氛。晚上,点燃几十只水桶粗的蜡烛进行击球游戏,一支蜡烛费钱数万。有时也骑马外出游玩,兴尽了野够了才回宫。
杨渥还是个睚眦必报的人,他一上任就杀掉了曾向父亲建言让刘威主政的大臣,又逼走了大将王茂章。
淮南左牙指挥使张颢、右牙指挥使徐温哭着劝谏,让杨渥做事要循天理,出言要顺民心,对国事要上点心,“贪爱沉溺即苦海,利欲炽燃是火坑。”
杨渥怒道:“你们如果认为我没有才能,那就杀死我自己当节度使吧!”完全把两位辅政大臣的一片好心当成了驴肝肺。
听杨渥这么说,徐温和张颢都开始害怕了,“大王这是想要我们项上这颗人头啊!我们就这么遭人恨吗?”
二人越想越怕,最后一致决定:杀死杨渥,瓜分南吴国土,向后梁称臣投降。
一场弑君篡国的阴谋,在刚刚拭干了血迹的杨吴大地悄悄地上演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