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宋慈之名可是让他们听得耳朵都生茧子。
传闻此人铁面无私,断案如神,不知为多少人申冤,被无数人视之为青天大老爷。
“大人,宋慈乃是夏国重臣,我们是不是先拿下宋慈,用他来换的费介大人。”一旁的王启年跃跃欲试。
“不得轻举妄动!”
范闲一脸凝重,轻声道:“这人总给我一种极为危险的感觉。”
海棠朵朵摇摇头,对宋慈她没有多少恶意,反而有几分敬佩,这么纯粹的人现在太少太少了。
在几人交谈之中,宋慈已经入了县衙大堂,坐在原本属于县县令孙义的位置上。
“大人,这就是我安平县历年来积压的案卷。”孙义一脸恭敬,指着岸几上一摞厚厚的案卷恭声道。
宋慈点点头,随意拿起一本,可还没等他翻阅。
咚咚咚!
堂鼓响起,这是有人来申冤了。
宋慈并没有意外,这种事,自他开始巡视西南四郡,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待那人进来后,他一拍惊堂木,按照流程问了一遍:“堂下何人?”
“大人!草民王林,求大人为我申冤。”
“你有何冤屈,尽可到来,本官现在就为你做主。”
大人,草民要告状安平县令孙义勾结宋家草菅人命!”
旁边的孙义脸色一白,强作镇定,冷声呵斥道:“一派胡言,你可知道污蔑朝廷命官是何罪责?是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
王林身子一颤,霎时间面白如纸,把头埋的死死的,不敢再看大堂之上的孙义。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心中一惊,外围伸长脖子看热闹的百姓议论纷纷,平民状告县令在整个北齐还是亘古未有之事。
范闲和海棠朵朵同样兴趣盎然,他们全都是一副平民打扮,丝毫不引人注意。
这件案子当年可是被闹的沸沸扬扬,很多人都记忆犹新。
传闻当年王林的家姐就是被孙义联合宋家害死的。
宋家乃是安平县首富,与马家和冯家并称为三大家族,一般人根本不敢招惹。
而以前的原告王林的兄长王石,也在状告不久之后,失足落水,这件事也就此盖棺定论。
很多人对此都心知肚明,王石的死绝对不是意外,只是势比人强,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没想到宋慈一到,这王林就前来申冤。
不过此事已经过去了十年,当年的线索早已不复存在,与此有关的人大多都已失踪,杳无音讯,宋慈就是有通天本事,又如何能翻案。
宋慈冷冷的望了一眼孙义,孙义心头一寒,急忙闭上嘴。
接着他又一脸温和对着堂下王林道:“你尽管道来,既然本官到了,就一定会为你做主。”
他的话语里有一股摄人心魄的力量,王林七上八下的心也逐渐平复下来。
“大人,十年前我们是王家佃户,当年宋平来我家收缴粮食,看上了我的家姐,便不顾阻拦强行将她掳回了宋家。
之后我们就到县衙状告宋家,可刚刚到达县衙,就传出家姐亡故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