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叔一口水喝到一半全呛出来了,刘璐听了半天,这时顿时惊呼:“我靠!还能这样?”
“完美吧?这种债主未来都是核心用户,而且他们对小康的印象肯定特别好。”楚垣夕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为自己的智慧点赞。
这也算是捡尸体的一种方式,而且捡的是精华部分。要跑赢时间就要有拍钱的勇气,能和时间做朋友的是有智慧的,但敢于和时间赛跑需要更大的智慧。
鲁茵眼珠一转,“哎哎楚总,这部分用户的价值是大于债务大。”
“放心,我还能差你的钱啊?”
楚垣夕说完,忽然看到袁苜一副有话要说的样子。他做了个请的手势,袁苜立刻小心翼翼的说:“我知道你追求规模,但是咱们这么盲目的追求规模会不会太激进了?能把握的好度吗?是不是脱离了商业的本质?你看看Wework,规模那么大,但是用户要租联合办公场地的时候看的还是地段和价格啊,Wework这个牌子没什么实质用处。”
“那不是正说明Wework不会干吗?”楚垣夕一脸古怪,“他们都那么大的体量了,都不能助力创业者进行孵化,不能帮创业者解决难题,只是简单的提供场地,何其蠢也?他们的规模化效益呢?”
这个回答连椒图都听懂了,说的就是我上你这办公,你帮我铲事儿呗,我遇到商业以外的问题你能提供服务帮我摆平,那我当然上你这来了,这不是简单的房租高低的问题。
只听楚垣夕说:“咱们不要和Wework比,咱们烧钱是要真正去解决一些问题,创造更高价值的。Wework这种,就应该被孙大圣并购掉。孙大圣接过去之后有可能起死回生,他是有能力帮创业者解决问题的,经营Wework刚刚好。可能这就是到最后了孙大圣也不放手的执念所在。”
椒图和声叔一直也没有表示反对,他感觉比较顺利,于是做总结陈词:“那咱们今天就这样,明天下午我发一个TS给鲁茵和老杨?估值和激励条件咱们明天再聊。”
这时声叔举手,语气很慢:“楚垣夕,我知道现在巴人账上有钱,你也可以花,我也知道你在小康上边下了多大心血。但是现在资本寒冬啊,一定得慎重点。”
“叔儿,慎重是一定要慎重的,但是不能自己捆住手脚。资本寒冬往往是很多新企业发力最好的时间段,因为你没钱你的对手也没钱,比的是谁先找到正确的路,然后把速度加起来,你的对手只能干看着,于是市场就是你的了。你放心吧,肯定赚钱。”
说完楚垣夕觉得可以了,没想到鲁茵居然问:“楚总,说到赚钱,刚才回来的路上我听袁苜说小康现在单店微亏,然后又听了你下面几个计划,似乎后面……短时间内不是往盈利的方向走?”
“对啊。噢,你搞错了一点。”楚垣夕没想到鲁茵还主动了解小康了,心说她倒是挺积极的。“小康短期内没有赚钱的要求。我现在努力实现单店盈亏平衡是因为我运营做的好,明白吗?我也有权力多亏一点。”
这话鲁茵没感觉,但袁苜有,而且感觉非常强烈。特别是现在整个投资圈都在从风口热度型往现金流和利润方向转变口径的时候,听楚垣夕强调亏损的“权力”,是个很独特的感受。
只听楚垣夕接着说:“你们见过哪个大规模补贴用户烧钱的新零售半年就盈利的?你去看看开门客亏多少?你去看看瑞幸Q3是怎么‘盈利’的?小康现在不如人意的就是会员卡用户数量不行,其它的都还可以,根本没有追求盈利的要求。”
袁苜默默的吐糟:您这个“单店微亏”是没有计算库存压帐的……
不过,她哥后来给她也发了微信,说是徐欣回去说楚垣夕这个一整套的玩法确实有可取之处。比如说骑行大数据的使用问题是各个骑行公司自己都很困惑的,都知道这个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数据有用,但是应该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