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尽管沈曼君无权改易头版文章的内容,但她还是要誊抄一遍,并且修改错别字、语法错误,尽量纠正其中的用典问题,这也是六姐文章中常见的毛病,有许多字词,六姐使用时的含义明显和此时通行的含义是不一样的,譬如社会这个词,是谢六姐常用的,每一次沈曼君都要标注,这里的社会,是人与事物的集合,犹如本地官民、士林、百业一般,并非是一般人理解中白莲教、罗祖教、香会、吴江诗社等组织的合称。
这样的事情,需要对此时的天下文情有相当的了解,非进士、举人不可为,买活军这里的文化人说起来也有一些,但从事报刊编辑的,只有沈曼君和张宗子,因此他们经常便是谢六姐文章的三个校对之一,沈曼君先从标题起就皱了一下眉,从政权、国家、文明的角度来谈论买活军对泉州之出兵的正义性暨今后天下正统归属。
“为何标题又起这么长”
按照入职培训,沈曼君对于标题也是不能更改的,只能改错字和标注生词,但她还是忍不住从职务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报纸和诗文不同,文章标题应该简明扼要才好”这是她这一个多月以来,担任编辑,修改稿件时自然而然萌发出的喜好。
随后,她开始标记生词,第一个生词是政权,第二个是文明,第三个则是正义性在沈曼君来看,这三个词都是有问题的,所谓政权,以她的记忆,典出汉书中杜周传或夷狄侵中国,或政权在臣下一句,这里的政权,做统政之权解,但谢六姐的标题,则无疑是将政权作为了一个名词,是为国家之上,或者之下,由于她还不懂文明的意思,所以不知道这个列举是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总而言之,形容的是一种势力的统称。
至于国家,万幸这个词是懂得的,而文明这个词便又令人迷糊了,按沈曼君自学的高级班语文教材来说,文明典出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是形容词,意为君主高尚的道德文,犹如旭日光芒明,令天下景从,道德大盛,这样的状态被称为文明。而谢六姐明显又是把这个词当做名词来用了说起来,名词、形容词和动词的说法,也是语文教材中提到的,沈曼君此前从未对词句做过这样的分类,她倒觉得这是买活军教材中非常有意思的东西。
至于正义性,这个词也是有疑虑的,但可以猜测到原本的意思,谢六姐写东西喜欢用某某性,如进步性、软弱性等,正义在此处的意思并不做五经正义中正义两字之解,显然是形容为道路的正确与公正。沈曼君为标题就做了大概一百多字的标注,这才继续往下看去。
自勒石合约签署,并决意发兵泉州,襄助夏种之后,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垂询设问,认为买活军将彻底悖逆朝廷,并有不少人认为投效买活军,与投效建贼一般,均为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在此就以下几个角度答众问,并对战争的正义性做出定义。
这一段没有太多需要标注的地方,也没有错字,虽然沈曼君很怀疑是否有人敢于质询谢六姐,而且她也觉得这个设问一点错没有,买活军和建贼,且不说别的,就性质来说能有什么区别的确都为乱治之徒,但她还是往下看去。
首先来介绍政权的概念,政权可以等同为朝代,如此时我们常常用敏国来称呼如今的朝廷,百姓们也这样自称,但这是一种不准确的说法,实际上,我们应当称呼朝廷为华夏国敏朝,对外也自称为敏朝百姓,敏朝,是此时依旧掌握了绝大多数国土的政权,在它之上,还有更大的概念,是为国家。
从始皇帝统一六国至今,已有数千年过去,秦、汉、三国、东西晋、五胡十六国、糖、松、圆、敏,这些都是曾统治了我们身下这片广袤国土的政权,一个百姓可以是很多朝代的人,如冯道历经四朝、朝秦暮楚,但他始终属于华夏国,政权总有覆灭的时候,但国家不会因政权的更替而发生改变,这是百姓上下所有不可不承认的前提,不论是敏人,还是我买活军的活死人,又或者是闯贼、西贼,均为华夏人,华夏人可以反对此时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权,譬如闯贼、西贼,也不失去其国民的身份。因此,买活军此刻虽然攻伐泉州,但我们与西洋人,与建贼,与倭寇又有极大的不同,我们始终还是国人的政权,只是现在暂不占统治地位,这一点是所有人都需要牢记的,投效买活军会招来敏朝的反感,但这不是叛国,叛国无疑是比叛朝更高一层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