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简方“行,我过去了。你们好好训练啊”
三人“哦”
丛澜不知道张简方会怎么处理这件事,不过她觉得结果应该不错,这位主席是有抱负的,花大价钱请来茱迪,可不是只为了摆着看。
想到这里,她脑子里猛地冒出来一个想法或许茱迪被冰舞组教练们集体排挤,也不全是因为她要改训练计划和不留情面地否决他们,可能还有点薪酬差距过大的原因
嗯,是真的很有可能。
丛澜甩甩头,继续拆她的冰刀,一会儿得拿去磨刀,这一双钝得抓不住冰了。
茱迪的事情有张简方去解决,但丛澜这边也遇到了点麻烦。
或者说不是她的麻烦,而是花滑的未来。
这话有点大,但却不是多思多忧。
国际滑联这个赛季的新规可不是只有短节目不承认一周、双人只认一个托举多了扣分不认捻转步等等,这些只是小细节,更关键的是打分。
花滑本来就是个不怎么公平的打分项目,哪怕它的规则多到令人发愁,框定了方方面面,但这依然无法阻止裁判们在评分过程里肆意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现在,国际滑联似乎要鼓励他们多多朝这个方向努力了。
不知道哪个智障提出了要匿名打分。
于谨骂骂咧咧“以前就匿名,系统刚出不也匿名吗还随机扣俩分数,我就纳闷了,他们是鬼吗见不得人吗”
丛澜在一边兑她的魔法饮料。
于谨“我当时就觉得,随机,这俩字是天底下最恶心的字。”
丛澜“哎,不敢这么说啊,人家随机又没做错啥。”
于谨一想也是“那我道个歉。”
九个裁判针对每个技术动作从33给分,随机删除俩分数,算其他七个分数的平均分,来给最终的e。
听上去没毛病,实际就有点坑了,谁知道你随机会不会把人家的最高分全给拿走,只留下最低
谁知道你们这个随机,是真的还是假的啊
你说是真的就真的了
后来改成了现在的模式,就是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其他的七个分数加起来算平均分,再对照e表格来算最终的分值,该乘系数的乘系数,该四舍五入的就四舍五入。
于谨“刚适应,又改匿名。”
他打开了昨天刚结束的雾笛杯男单短节目小分表,要研究一下这个新规则是什么鬼。
丛澜兑出来一瓶清浅的绿色饮料,试探地尝了一口,觉得还不错。
青苹果味道,打进去点气儿的话,都能当气泡水了。
“十二个裁判只给看五个分数的那个吗”她提到这个就想笑。
于谨看着小分表,露出了痛苦神色。
“这都是啥啊这是”他绝望。
雾笛杯在24日举办,因为有时差,于谨懒得追最新的成绩,照常作息,等到今天才去搜资料。
国际滑联在打分上又出了新的幺蛾子,决定要匿名打分,也就是说,跟之前的裁判不公开姓名不一样,这一次连分值都不给公开了。
十二个裁判,短节目是七个动作,照理应该是7x12的方阵,现在却只有7x5后者是五个裁判的e打分,其余七个就藏起来了,小分表显示是一个短横线。
于谨“五个分数,还得去最低和最高那这算到最后不是分差拉大了吗”
丛澜凑过去看了看,算了下“不对,应该是缩小了。”
于谨“”
他脑子一下来没转过弯,但隐隐觉得丛澜说的没错。
丛澜“跳跃好与坏之间的差距会变大,摔了话分值就扣得狠了。但是,一个很好的跳跃和一个一般的跳跃,两者的差距就变小了。”
比如3a,假设有两个跳跃,按照九人裁判来给分
2,3,3,2,2,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