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isu不搞这个的一点很简单,真要是让ai来做裁判了,那这群人怎么使用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利
于谨在一边感慨孩子真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瞧瞧,这一通叭叭的,多损呐
isu派出来的裁判要是真的都这么大公无私、兢兢业业,怎么可能会骂得坟头草都百八十米高
丛澜不知道裁判乱打分吗
她当然知道。
她就是故意的。
但她这话说的很冠冕堂皇,还特别的为isu着想,多么善解人意一选手,不夸两句过得去吗
末了,丛澜还一副特别期待的样子“所以我的数据如何你们见到了吗你们觉得ai技术未来有可能被引入到国际滑联督办的赛场中吗”
媒体们“”
你数据很好,我们见到了,但是我们觉得不可能。
反客为主的丛澜将问题抛给了他们,见这几十人尴尬,她淡定地瞥了一眼不远处站着的于谨。
本次参赛的丛澜也罢沐修竹也好,大家的共识就是压根不知道比赛转播里会有数据解析,赛后采访必须谨慎,以免让isu抓住张简方的错处。
张简方很爽。
他邀请来的裁判组是比较公平的,这次丛澜的打分也不是很难看。
说有没有水分、有没有打压,可以对比来看,新赛季分低是公认的,丛澜37开打很没有道理,因为她的水平不比上个赛季弱。
但可能是isu对裁判有了一致的要求,所以今年都这样。
公平吗
不公平。
凭什么满分接近满分的水准,要被人为压下来
接下来就看其他人的打分水准了。
“其实丛澜的高度太逆天,没有竞争对手就无法体现出gs的厉害之处。但其他人可以啊”张简方笑眯眯的,趴在栏杆上往下看。
什么是其他人
女单十二位,丛澜单算,其他十一个人来自不同的国家,中国、加拿大、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芬兰
当女单两组的短节目全部比完,才真是到了gs图穷匕见的时候。
谁说只能sc藏刀
12人一共36个跳跃,从2a到三周跳到3a,重复的次数是可以统计出来的。
单跳3a两次,单跳2a十次。只isu规定的必备a跳,就足以显示不同选手的能力高低之下,所得到的e待遇了。
其余的24个跳跃里,3f和3z是重复最多的,3t多作为连跳出现,第二跳就算可以忽略不计,那么,第一跳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发挥出了自己的最高水准的吧
计作单跳分析,似乎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女单赛场结束后半个小时,在轰轰烈烈的全网议论中,在玛丽娜维斯里娃的“我的小天使让人五体投地”、noah的“神让丛澜出现在赛场是为了展示花滑真谛”,还有无数从业者的疯狂赞美中,一份有关于c女单赛场a跳分析的内容,出现在了某论坛,并被迅速分享到了外网。
罕见的是,虽然作者乃丛澜粉丝,但这份分析,侧重点却并不是丛澜。
她给出的详解,是针对本次参赛的2a选手。
题目之下,开篇第一句是你知道isu是如何乱打分的吗在本次有了官方背书的数据之下,同一个测算标准里,一切都变得清晰可见。
文章不算长,只是给出的数据对比很惊心,重点标注得也很简洁。
跳跃的高远度是一个跳跃高分e的关键,是技术手册里提到的满足条件之一且是满分必备的一条
难度进出的步伐有统一认知,a跳是步法进入最有花样的跳跃,所以难度很好辨认
待机时间以掐秒表计算,众所周知,待机时间长不算好事
控轴、落冰,程度以abc三级划分
她将十个女单的2a以先提条件进行归类,除了官方数据之外,还做了很多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