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阿根廷帝国崛起 > 第368章 勋宗时代的际遇

第368章 勋宗时代的际遇(7 / 13)

当工业文明的光谱穿透历史阴霾

我们终将在淬火池中照见自己的倒影“

拉普拉塔钢铁厂原型地树立纪念碑:胡安与艾琳娜的不锈钢雕像手握钢钎交叉,底座刻有电影台词——“每一块废钢都值得重生”

影片引发全国性“钢铁厂朝圣潮“,拉普拉塔钢铁厂参观路线增设“胡安手套展示柜“和“艾琳娜公式黑板“。

拉普拉塔钢铁厂作为阿根廷最大的钢铁公司,1964年产钢铁超过800万吨的超级钢铁厂,是阿根廷最大的钢铁大厂,也是阿根廷工业崛起的标志。

拉普拉塔与热那亚建立深度合作,经济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阿根廷和意大利的经济合作深度也越来越紧密,对于阿根廷来说,意大利是刚刚好的技术,法国、英国和德国过于傲慢,技术虽然先进,价格却太贵,美利坚很近,对于各种先进技术的输出非常慎重,叠加各种技术管制,宁愿培养日本这个狗腿子也不愿意阿根廷壮大。

受《巴统协定》限制,美利坚禁止向阿根廷出口数控机床,如ibm1620计算机控制设备,却向日本三菱重工转移了24项精密加工技术。

阿根廷和二流工业国的合作更加密切和深入,和加拿大,西班牙,意大利,南斯拉夫,南非等国家合作,苏联的合作也相对有限。

相比德国同类机械设备,意大利方案价格低30-40%,维护成本仅需法系设备的60%,更适合阿根廷。

.....

阿根廷通过系统学习英美苏法等国的先进工业化经验,从精神上保证阿根廷的经济现代化的快速进程。

大学数量从1960年的30多所迅速增长到1962年的168所,再到1965年的228所,新大学成立数量有所减少,全国每个省均有5所大学以上。

63年阿根廷大学扩招后,新生数量增加到26万,未能达成招生目标,64年扩招踩下刹车键,只增加到28万。

主要原因还是很多大学规模非常小,由分校,独立学校,专科学校改造而成,师资力量非常薄弱。

如布宜诺斯艾利斯理工学院,前身就是一个工程教育机构,因为名头不错,教育部投入大量资源升级为阿根廷理工大学,还分拆出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科学技术大学。

然后更厉害的来了,阿根廷理工大学继续分拆出两个系,成立布宜诺斯艾利斯理工大学。

原先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理工学院,规模连布兰卡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都比不上,就因为有个好名字,又在首都,所以一分为三,都获得了不错的发展。

这样的情况其实在阿根廷非常普遍,很可能这个大学只是一个普通职业学校,结果几年时间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本科大学,一切就是那么疯狂。

按照教育部的规划,阿根廷大学扩张,新建将持续到1966年,新生规模维持到30万左右,包括3万留学生,成为世界主要的大学生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最新小说: 三生石上终是你 元宇宙进化 叶风云陆一曼 仙君他有种田系统(快穿) 七零军婚:女特种兵她能一打十 无限:欢迎来到暗黑童话世界 星际猎人 被女友献祭,我成为校花的影子 东北邪乎事 火红年代从街道办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