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如前所述、这么复杂的铺垫和前提,现在是可以说凌放,作为一个生长在几乎没什么跳雪人才的地方的新秀运动员,刷新了利勒哈默尔这块北欧老牌跳台的最好成绩。
苏靖已经激动地举起了手里刚才找到的资料,对着镜头大声说道“利勒哈默尔标准台,k线90米,hs线101米。它的正式比赛距离纪录五年以来,一直停留在了1105米,保有者是一位已经退役的挪威跳雪运动员”
利勒哈默尔标准跳台的历史最佳飞行纪录,被年仅16岁的中国少年凌放,一次性提高了整整45米
还有七个人没跳,但解说间里的苏靖已经下了结论“我现在就可以告诉大家,这就是冠军的一跳”
电视机前无数观众和他一样,听完这句话后,开始对着屏幕乐。
凌放其实也很兴奋,他还想着和叶飞流庆祝下呢。
不过,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跳雪运动员基本是人类脱离安全绳索,从90米以上完好无损抵达地面的速度极限。
教练席也在跳台上,只是不在起跳区的跳台顶端,而是在侧面。
因此,教练们一般是会看着运动员跳下的全程,再下教练台和运动员在休息区碰面反正,要追是插翅都难追,不如慢悠悠下来碰头。
造成的一个遗憾是,跳雪运动员就没法在完成一次满意的跳跃飞行后,立刻和教练拥抱庆祝,就像其他很多项目那样。
叶飞流满怀兴奋地下到休息区,一看小徒弟都已经挑好想喝的牛奶了,正在那里一边看着接下来选手跳跃的实时画面,一边吨吨吨呢。
“太棒了这一跳全都发挥出来了”叶飞流兴高采烈冲过去,用搂草打兔子的力道,紧紧搂过小徒弟。
凌放矜持“咳咳咳咳,轻点儿”不过嘴角已经泄露了他心里的小小得意。
方唐在边上笑看他们,甚至掏手机抓拍了一张。
被放开后,凌放指了指实时屏幕上已经出到倒数第二位选手总分的画面“我觉得我起码第二如果真第一,是不是就可以跳k120了”
利勒哈默尔就有k120大跳台啊,就22年前飞圣火那座台。
大跳台,就并排在他刚跳完的90米标准台边上,如果可以跳,他这次等冬青奥赛事完了,说不定就能练上
叶飞流正开心呢,现在问啥答应啥,“好好好跳跳跳这块台,咱必须跳上,啊”
边上随行的中国工作人员也竖起大拇指,“好有志气啊孩子”
叶飞流一答应,凌放好高兴,眼睛都闪亮起来。
“呃,”现场也就只有方唐还有些基本理智,“目前还没确定第一呢,再说,就算拿到冠军那什么,要开始练120米台的话,这得国内同意吧咱这,也没申请过啊”
凌放一愣,对哦。
他迟疑了一下,抬头看了看叶飞流。
叶飞流就琢磨,他要是还年轻,他自己都想跳利勒哈默尔的大跳台
而且,小徒弟还看着他呢这时候,必须不能堕了身为主管教练的面子
叶飞流大手虎虎生风地痛快一挥,“我明天就跟上面说咱先看完杰夫杨最后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