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夫人咋舌“你还操心起别人的事儿来了,你操心自个儿啊,不是天天拿着人家的帖试卷子诵读么人小神童都站你眼跟前了,你一眼不敢看人家,一句话不敢说的。”
“怎么,义山是老虎么,张嘴说句话你能少块肉是怎么瞧你能耐的。”
“娘,你说什么呢”
容嘉月被她娘倒豆子般数落一通,羞得捂住了脸,指望手心这样贴贴好把脸上的热降下来,贴上去了,她才发现手心比脸还
烫,十指都是热的。
“我只是仰慕他才华,他还比我小半岁我一看见他,上下唇就跟长在了一起似的,怎么也张不开。”
这下连嬷嬷丫鬟们都憋不住笑了。
容家还想着找什么理由诱着荼荼过来,唐荼荼压根不需要诱,她自个儿来得比母亲还勤快。
她知道了王太医每隔三天的下午过来一回,却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天过来。于是每个后晌,唐荼荼都来容家等着,她仍旧对那天的手套和柳叶刀耿耿于怀。
等了两天,总算等着王太医休沐那天过来了。
王太医年不及五旬,身子骨健朗,看他齿发、面色,比实际年纪还要年轻个十岁,却已经练就出得失不萦于怀的品格了。
容家对他千恩万谢还怕不够,每回他来都要备足厚礼,王太医都含笑婉拒了,只说分内之事。
“二公子养得不错。”诊过脉后,他给容嘉树写了张新药方,唏嘘道“这是老朽这两年来唯一一桩像样的手术,再不动动手,我那套刀具都要生锈了。”
听见“手术”这俩字,唐荼荼一激灵,逮着他问了半天,王太医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他只含糊带过“手术,自古有之。自神医华佗起,便有麻沸散和剖腹、缝肠等等手术,民间也有不少疡医会此术。神经、肌腱的伤复杂,却也不是毫无办法的,我家祖宗传下来的医书里有写治法。”
他把神经、肌腱这样的词说得轻描淡写,好像多平常似的,唐荼荼彻底糊涂了,抓着这个“自古有之”追问了半天。
“那胶皮手套和柳叶刀呢还有您几位动刀前换上的白衣裳、用帽子束发,还有手术时放冰鉴把屋子变冷,术后的垃圾要烧掉”
唐荼荼嘴不停当地说了一串,眼睛盯着王太医不放“这些都是哪位先贤传扬开的”
听她问得一针见血,颇懂门道儿,王太医神情更古怪了“姑娘懂得不少不错,这些办法,也是我家先祖传扬开来的。”
唐荼荼被“先祖”二字砸懵了。
王太医快五十岁的人了
,脸上竟露出点游移不定的神色来,斟酌了一盼,才道“姑娘跟我来,车上说话。”
唐荼荼忙不迭跟着出去了。
他那马车不小,坐塌下摆着好几个木匣,满车的中药香,应该是把常用药材都备在车里了。唐荼荼不清楚他一个太医,上班进宫,下班回家,为什么要随车带这么多药材,难不成是为了路上救人
王太医蹙紧眉头,思索半晌才道。
“不瞒姑娘,我家祖上三百年前出过一位老祖宗,一生东奔西走,他走过中原许多地方,治病救人无数,晚年留下了一套疡医证治要诀,笔录医案七千余篇,记载了他一生做过的手术,叫子孙后人悉心琢磨,勿忘传承。”
“那时还是兴朝,我家祖先在京城开着最大的医馆仁水堂,拿着那本医书,自然是好好得用可做那手术,是要给病人动刀子的,给十人开刀,就要死两人,哪怕只割个小小赘疣,也会死人。”
“说来奇怪,病人开完刀都还活蹦乱跳的,可隔上十天半月,刀口总是要溃烂生疮,吃药、贴膏、去腐,什么也不管用。”
唐荼荼“当时是不是大夏天”
这年代的术后感染太要命了。
王太医稳重点头,接着道“连着出了十几条人命,百姓都说我家用的是邪术,每回手术都血呼啦擦的,是在祭祀邪祟于是一纸状书告到了京兆府,叫我祖宗全家下了大狱。”
“好在宫里有贵人作保,周旋半年,才救了我家祖宗性命,到了也没能翻了案,将我家的手术定为了妖法。”
“当时还是兴朝,在位的是前朝昭宗皇帝,那皇帝时说水利万物、泽披万民,说我家配不上仁水堂三字,于是去了我汪氏中的三点水我家祖先本姓“汪”,去了三点水,剩下个“王”,连五服子孙都得改姓避祸。”
“祖宗们愧悔尤甚,将那套疡医证治置之高阁,责令后人不许再学。祖宗们沉寂几十年,到我朝太祖皇帝入京时,才敢再坐堂从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