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十桌八桌的吧,没那么多人。”苗四婶眼神不敢和苗奶奶对视。
这种事都是礼上往来的,她家平时没随出那么多礼,亲戚也就家里这边的,能有多少人会来,可不是不能多准备。
再说,这大冬天的办酒,能有啥菜可吃除了土豆白菜,就是萝卜、酸菜了。
对此苗奶奶不想费心管,爱准备啥准备啥吧,丢的也不是她的脸。
“茵茵在这站着干啥,冷不冷啊赶紧回家暖和暖和吧,这里冷”操心完苗于喜,苗奶奶就开始担心宝贝孙女了。
“既然没事了,那奶跟我一起回去吧”省得在这看啥都生气。
苗奶奶心情好多了,拍拍她
“奶一会儿就回去,你先和你老哥回去吧。”
苗于华拉了茵茵一把,茵茵只得跟着他离开。
刚出院子,苗于喜也追了过来
“老弟、老妹,等会儿我跟你们一起过去。”
“好啊,你找三哥玩么”现在冬天没啥活了。
苗于喜心情复杂,其实他不太想看苗于荣的新房,虽然外表上看着相差不大,但其实差的还很多。
这会让他心里很难受,只是这会儿他又只想去他们家静静心,便跟了过来。
茵茵知道他心情肯定不会很好,故作轻松道
“嫂子是哪里人啊之前问我妈还说我到时就知道了,神秘的很,该不会是我认识的吧”
提到未过门的媳妇,苗于喜柔和多了
“她是七队的,叫赵桂花。”
“赵桂花”茵茵想了想
“好像还真是我们同学呢,她今年多大”
他们江北乡下上学晚,规定是八岁以上才能上一年级,茵茵是八岁开始上的,有不少人家的孩子都是九岁、十岁上的,如果比她大上一两岁有可能是小学同学。
“十八”
“那兴许就是她了”
茵茵记忆好,顿时脑中就出现了这个赵桂花的形象。
赵桂花和茵茵小学一年级同班,她只上了三年小学就不上了。
那也是个苦命的孩子,茵茵记得她好像是没爹没妈,跟着爷奶在她大爷家长大的,比喜子哥还不如呢。
两个苦命人凑在一起,茵茵心有些沉。
回到家,茵茵拿出两个茶缸子和两条新毛巾递给苗于喜
“喜子哥,明天你要结婚了,老妹也没啥好送你的,这两茶缸子和手巾就给你和嫂子吧,别嫌弃礼薄啊”
苗于喜哪会要她一个小孩儿的礼,说啥都不收。
茵茵硬塞给他
“拿着吧,我三哥我也送了的,你们都是一样的”
她当然不会告诉他,都给三哥准备了啥。
茶缸子和毛巾都是上回竞赛得的,送他也不会太突兀。
苗于喜心里的感动难以诉说
“行,喜子哥记住你的情了。”
“啥情不情的,我现在也是有收入的人了,送哥哥们点东西也是应该的。对了,你要是手头不宽裕我借你些”
“不用,也用不到我出啥钱了”苗于喜低声道,至于彩礼钱,到时从大队那边慢慢还给爷就是了。
茵茵点头
“那你啥时候要用的话跟我说吧。”
“就是,她可是有钱人呢,喜子哥不用跟茵茵客气”苗于华也玩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