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于喜放松多了,也笑了,嘴拙不知道该说啥好,只能将这份人情记在心里。
其实茵茵给她三哥准备的东西可不少呢。
茶缸子有四只,都是每日签到红包开出来的。
枕巾一对、缎子被面两个、做被褥的棉花也是她这里开出来的。
其他东西也不少,却不好多给他,叫其他两个嫂子挑理。
再有结婚时要用的烟、酒、糖和点心都不用爹妈买了,她这里都够用了。
第二天,苗学柏问茵茵家借了两匹马拉车去接的新媳妇。
茵茵的马有六匹成年的,苗爷爷自打不上地后闲了下来,就琢磨着用茵茵家盖房子剩下的木头做了辆车,可以套马,也可以套牛来拉。
这不,第一回就被苗于喜接媳妇用上了。
苗于华几个没结婚的堂弟都陪着去接亲了。
四队离七队还是有点远的,接亲一去一回,用了两个来小时,新娘子接回来时都冻得脸通红了。
茵茵也是到这时才见到新娘子,从小学时到现在都这么多年没见着了,现在人长大了,都大变样了,不说是她根本就认不出来。
新娘子身上的衣裳是新的,只是不是大红色的,这时代大红的布可不好买呢。
她的衣裳是有些老气的颜色,显然应该不是特意准备给她结婚用的,如果不是头上戴的花多,都不知道她是新娘子。
想也知道,跟着爷奶和大爷家生活,她大爷家还有不少孩子,能把她养大就不错了,还想要啥
带来的东西也不多,没有柜,用包袱皮装着的,一套行李,还有送亲人抱着的两块小圆镜子。
是的,这地方结婚兴娘家赔送镜子,表示圆满的喻义。
再有一个小包装着新娘子的旧衣裳,别的就没有了。
喜子哥今天是十分的精神,精致的军装一穿,整个人都显得有精神头。
何况他也盼着结婚盼了几年,有了媳妇就有了家,对未来有了新的憧憬和希望。
没有拜堂啥的,只是人接过来,请主婚人说几句吉祥话,走上一套典礼,把一把斧头用红纸包了叫新娘坐一下,这叫“坐福”,然后就叫了声“爹妈”后面就开席了。
席面果然没啥盼头。
开了八桌,只杀了两只鸡,买了五斤肉,一个盘子里都很难找出来几片肉了。
茵茵没觉得多热闹,听老哥说这婚礼不少程序都减了,所以才不热闹,这倒让她更盼着三哥结婚了。
还有两天就是三哥的婚礼了,她家这边吃完酒后也开始忙起来了。
正这时,巧兰的奶奶老黄婆子上门了。
进来眼馋地看着茵茵家的小楼,问李丽娟
“亲家侄媳妇,你们新房设在哪啊是不是接进小楼里啊”
李丽娟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还接小楼,她可真敢想
正要怼她,听到她说话声的苗奶奶从楼里出来了
“接小楼里多不风光啊,直接接到楼顶上去你满意不”
老黄婆子看到苗奶奶心有点发怵,可一想自己是娘家人,腰板又直了起来
“不是我说你们家啊,你家老三能能娶到我们家巧兰那可是修了八辈子的福气,咋还这么抠索呢一个丫头片子都能住小楼,倒是让儿子儿媳妇住土房,咋想的啊”
苗奶奶直接拎起院子角的扫帚就打向老黄婆子
“我们家的事叫你这老婊子来指手画脚的,你算哪根葱啊给我滚出去,没事别登我们家的门”
“你你这做的啥事我可是娘家人,你们这么不敬着我,我叫你们家娶不上媳妇,后天我孙女不嫁过来了,你们爱娶谁娶谁去”
苗奶奶不受她威胁冷笑道“你以为你谁啊你说不嫁就不嫁了行,既然你做得了主,那你把彩礼钱退给我们”
老黄婆子顿时气弱了
“钱又不是我花的,凭咋找我退我可告诉你们”
“奶你在这闹啥呢”巧兰围巾都没围就跑过来了。
“死丫头,不知道好赖,我还不是为了你这么好的小楼不住,谁去住那破草房你来了正好,告诉他们老苗家,不接进楼里后天就不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