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己上路也不是不行,只是樊长玉现在有些犹豫,长信王率兵去山上围武安侯,崇州城必然是紧闭的,她去了也没法进城找长宁。
而赵木匠说言正似乎在被燕州借走的那一千人里,一场戮战后,山上又因大雨爆发了泥石流,不知言正如今是死是活。
她要不要先去一线峡山上找言正
陶太傅回去时见樊长玉立在帐外出神,问她“丫头,老夫要随军给山上的燕州军送粮草,你要不要跟着老夫一起去”
樊长玉这两日才知道这怪老头姓陶,并且因为有些真才实学,貌似成了军中的幕僚,连主将都对他很是礼遇。
她看着陶太傅那张满是褶子的老脸,认真想了想,终是点了头。
再去见言正一面也好,他要是死在了那里,她就把他埋了,帮他立个碑。
他家中似乎没有旁人了,他们好歹相识一场,做了几个月名义上的夫妻,以后逢年过节烧冥纸,她给他也烧一份就好了。
他要是还活着,她们之间应该也还不至于老死不相往来。
运粮的军队先走,赵木匠前来送她们,让樊长玉茫然的是,赵木匠跟老头道别说的话竟然比对自己说的还要多。
为了避开崇州军的斥侯,运粮军队得在山中绕路走,饶是如此,还是碰见了好几拨斥侯,幸好军中有随行的弓箭手,追出十几里地都要射杀斥侯,才让一路行军的消息没被太快叫崇州军察觉。
樊长玉因为横翻巫岭杀了三名崇州斥侯,在这些新兵里倒也小有名望了,有时候追击斥侯,她也会被邀跟着一起去。
她不擅使弓箭,跟着弓箭手学时,力气虽大得能直接拉毁一张弓,但准头极差,还没有从地上捡块石头掷砸得准。
樊长玉怕浪费兵器,索性不学了,路上看到弓箭手射下野兔加餐后,又有点眼馋,直夸那弓箭手厉害。
资历稍老些的将士却都笑道“樊姑娘你是没见过咱们侯爷射箭,那射艺才叫一绝,百步之内莫说兔子,柳叶都能射中。”
樊长玉听过百步穿杨的典故,百步穿柳倒是头一回听说,柳叶那般纤细,隔着百步怎么射中
震惊归震惊,但那位能征善战的武安侯,形象在她心中还是又高了一大截。
日夜兼程赶路赶了一天半,总算是抵达了一线峡山口。长信王约莫是已经听说了两万大军前去围崇州的消息,守在山下的兵马往回撤了些,瞧着并不多,但也不是她们送粮的这一千人马能应付的。
要想把粮草送上山,为今之计,只能里应外合,打崇州军一个措手不及,撕个口子钻进去。
但他们兵力薄弱,能不能撑到山上的人发现他们,来跟他们里应外合还是未知数。
陶太傅和这此次领兵的小将正一筹莫展时,正好遇上燕州那边的援军,两方兵马汇一起,有了个两三千人,便声势浩大地从山脚被崇州军守住的一个要道往上冲。
这动静果然引起了山上燕州残军的注意,立马配合援军从里边一起合攻这处崇州军,很快就撕出一个进山的口子,粮草和一些伤药全都被抢送上山去了。
送粮的援军却并不跟着一起上山,等山上的残军搬完东西,守在别处的崇州军扑过来时,他们又撤军窜进了密林里,和崇州军躲起猫猫,为的就是后面山上的燕州军攻下山时,他们能在外边接应。
樊长玉原本是和陶太傅一起观战的,看抢搬物资上山太慢,看得心急,没忍住去一起搬,等扛着大袋小袋的粮食上山后,才发现出口又被封住了,她和其他运粮上山的兵卒只能留在山上。
樊长玉倒也没多气馁,她本来就打算来找言正,正好可以在山上打听打听。
被困在山上的燕州将士们已两日没吃过东西,这又才开春,山上长出来的野菜并不多,只靠着打猎猎到的那点野味炖个汤,尝点肉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