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瞬间门对卓思衡有了崇拜之情,忙问“读书这么辛苦,卓侍诏却能记得这么好,是否有什么求学的要诀”
“若将学习当成辛苦事,那读书定然很辛苦了。”
“从前白大学士也是这样说的,只是读书如何才能不辛苦”太子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太子若将学习当做习惯,培养自己的求知欲,读书虽然不会自己变成轻松愉快的事情,但至少可以略略填补心中烦缺,致使静心。”
卓思衡循循善诱,用从前自己班主任劝其他同学用功的句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但班主任的话也不能都用,比如那句震古烁今的“你们是在为我学吗你们是在为自己学习在为自己的前途和明天学习”这种话他就不能对太子说,难道要说“您不是为我们学习,而是为取悦自己皇帝老爹再从而将来继承大统后用得着而学。”
那他才是活腻了。
不过他也有点奇怪,若说小孩子读书起始阶段七八岁说这种幼稚的话也就算了,太子都十二岁了,虽然说还是孩子,但对于天家子嗣来说只有早熟没有晚熟,他们学习资源丰富,全国大学士随便挑老师,开蒙又更早,他早该了解到学习的必要性,怎么还显得有点纯质
这可不是太子该有的品质。
罢了罢了,今天第一天上班,卓思衡决定求学方法买一送一大酬宾。
“太子殿下,您垂问进学之事,微臣还有一言。”
“卓侍诏但说无妨,我在你面前只有求教不敢拒绝。”太子不管什么都是很谦虚的,即便是卓思衡这种七品侍诏,他也是说话客客气气,令人印象极佳。
卓思衡斟酌语句后,施施然道“方才曾学士教您读汉书从最后一本读起,其实殿下可以先不用急着问问题,而是自己找到原因。当时若是殿下翻开最后一本看到叙传内容,以殿下的聪敏达观定能自己发觉其中要义道理。为自己心中存疑于书本中找到答案,颇有成事之感,或许殿下以后可以尝试看看。”
太子若有所思点点头,又谢过卓思衡指教,而后开始认真读了起来,遇到不懂之处也虚心请教,可以说是个很好的学生。
然而这个学生,卓思衡真的有点不大敢教。
首先,他不知道作为皇上近臣的曾玄度是不是得到授意后才教得汉书;其次,若是如此,那皇上想必自有深意,自己如果没有按照曾大人所领会的意思教,那就麻烦了;最后,他是真的不想再和储君这样危险的职务扯上关系,他家人还没入京,能不能现让他们一家人团聚过点好日子再来危险系数高的挑战
因此卓思衡只敢答疑,再讲些学习方法,别的却不多说一句。
饶是如此,待到曾大人回来时,太子已是对卓思衡敬服无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