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仪想通了这个,身上一阵血热涌动。
但很快她又想到,既然知道了缘故,又该怎么解决此事要让北境的军民在冬日人人吃上菜蔬这仿佛是不可能的。
俞星臣从外而来。
正小甘小连因为听了杨仪分析病因,也正献计献策。
小连道“倘若是菜蔬的话,冬日虽然难以保存,但腌菜却可以不如叫他们多腌制些盐菜泡菜之类,到底也比没有强姑娘,腌菜是管用的吧”
杨仪忖度“多半是有用的。”
小甘对小连道“你怎么忘了,腌菜虽好,他们也未必能吃的起,要腌制,自然需要盐,盐有多贵若说晒的菜干或者还成。”
俞星臣听的稀奇,迈步入内,便问她缘故。
杨仪将推断“血毒症”起因的事情告诉了他,也知道他足智多谋,便道“据我看来,要解决这种病症,最直接的法子莫过于让军民们别缺了菜蔬,可偏偏难弄。”
俞星臣这才明白她们商议“菜干,腌菜”是什么意思,寻思了会儿“既然是菜蔬之类,便是地里生的,那茶如何”
杨仪笑笑。
俞星臣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虚心求教“怎么了”
杨仪其实并无别的意思,反而觉着俞星臣想的很快,按照菜蔬来分类,茶也是地里长出来的“树叶”制成的,应也有效。而且也易于保存。
但却也有个跟“腌菜”一样的缺点。
杨仪道“茶当然也是甚好的,但这里连龚知县都只有一点旧茶,平民百姓又怎么喝得起呢。”
俞星臣哑然,他毕竟是贵公子出身,这些东西哪里看在眼里,故而没想到这点。
杨仪却又道“我倒是想到了一个。”
俞星臣问是什么。
杨仪道“菜蔬不易于保存,茶是干了的,自然容易。但还有另一种也是易于保存、而且价格不贵的。”
俞星臣不由好奇起来。
杨仪道“我想的是,神农本草经中曾有过大豆黄卷的记载,此物是由豆子生发而来,虽是种子而来,却又是芽菜。”
俞星臣沉吟“大豆黄卷”
“是豆芽儿”小甘跟小连齐声说道,眼睛发亮。
杨仪点点头。本草经中记载过,以井水浸泡黑豆,生发来的芽菜对于膝盖疼痛僵麻,风湿挛症等颇有效用。
但杨仪并不知道这芽菜的具体生发法子。
但北境之大,想必自然有人知晓。
不料,“如果是这个的话,”俞星臣道“我记得山家清供,东京梦华录以及岁时广记重都有记载,此物又叫种生,或者豆菜,可以黑豆生发,也可以使绿豆,黄豆。”
杨仪没想到他非但天文地理通宵,连这些微末之事也知道,不由惊讶看过来。
俞星臣望着她愕然的眼神,以为她不信,便解释道“我只是偶然闲看,觉着有趣才记住了,却并未试验过。”
杨仪不信他全知道,便问“那该如何做”
俞星臣道“林洪的山家清供记载了黑豆的生发方法,易牙遗意中有绿豆的生发之法并不难。”
杨仪扬眉。
正龚知县来到,忙叫他入内。
俞星臣便说了豆芽的生发之法,龚知县不敢怠慢,立刻寻来纸笔记录。
把豆子挑出坏的,用冷水浸泡一两天,涨发之后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