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子已经用菊花叶汁子的水浸过,草木香气很快擦去手上螃蟹的腥气。
明经科主考儒学经典。
然而哪怕是州府的考试,也广有行卷之风。
姜沃也是做过长辈,也问过别人家的孩子你考试成绩怎么样啊这样的话。
在姜侍郎堪称平步青云的履历中,最为学子们注意的,其实是当年她成名之事于先帝举行的诗会上,只见了诸学子一面,且未知姓名出身的情形下,便精准选中了魁首卢照邻。
而他跟在坐其余人都不熟,甚至其中一位还是他的考官
当然,许多自诩正经士子的人,都看不上制科。
阎立本殷切望着她“当日我口说无凭,今日你亲眼看我这弟子了,觉得他今年考进士科如何能不能榜上有名”
还是狄仁杰火速出来救场道“阎师,历来进士科最难,少有录年轻士子的。明经科也并非不好。其实,依我本心,倒也想下场试一试明法科和明算科。”
她虽还未与王老尚书通气,但她自己也可下决断毕竟进士榜名额并不很固定,只大略是二十余人。
而这两科考试的范围和题卷又有所不同。
螃蟹小菜,半壶热酒过后。
于是姜沃为卢照邻设宴,也是要再看看骆宾王的性情。
骆宾王很快从拘谨变成了放达。
这一个个名头,已经盖过了她是位女侍郎这件事。
若他一直如此性子,在朝为官,尤其是在京为官,对他未必是件好事。
只见眼前青年人生的眉目英挺,轩昂正气。
听说狄仁杰要考明经科,姜沃还未说话,原本在喝茶的阎立本,已经先道“这怎么成若你只考明经科,我还带你来见姜侍郎做甚你自己回去考就是了。”
哪怕王老尚书已经定榜了二十人,她这里再加一个,也无妨。
崔朝于夜风月色中道“好,明日我去向陛下请命。”
夜风清爽。
姜沃边吃了一勺崔朝剥好的蟹腿肉,边在心里表扬自己看,我为国家省下了国子学珍贵的名额。
大唐的官员,文武并不泾渭分明,比如被贬至燕然都护府的前宰相来济,就是文武双全之人,李勣大将军都觉得他能去守边疆。
而骆宾王的为人,用卢照邻对姜沃说过的话来形容就是“不会趋奉逢迎,有时见权贵不忿事,反倒会作诗文讽刺挖苦。”姜沃当时就在心里接了一句嗯,我知道。
且进士科录人极少,往年最多也只录二十余人。
并非只有文气
秋风起,正是食蟹的好时节。
阎立本蹙眉望着他“便是今年录不成,也还是考进士科为好。”
姜沃的为官履历,已经被今岁的学子们打听的清楚,也流传甚广。
用姜沃的话来说,明经科起码是有客观填空题的。
因喝了两杯酒,她就不想站起来,只是靠在竹椅上仰头看崔朝“你在鸿胪寺悠闲了好多年了。”
起初,跟随而来的骆宾王,很有些不安这明显是一场朋友之宴。
卢照邻做惯了君子,这种小动作也太明显的生疏了。
但此时询问的对象是狄仁杰,还是觉得颇有趣。
这样的为人,在当地州府考中,也未曾中。
“师父研究海上罗盘研究的废寝忘食,极需要算学好的学子。”
阎立本再次向姜沃转头“姜侍郎以为呢”
姜沃啊。
能不能来一点隐晦婉转美学。
姜沃有点困倦,边点头边睡眼惺忪起来“是啊,起码要让算学的学生多一些,也别被人瞧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