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边对照这条律法去翻贞观年间的处置旧例,边轻描淡写道“舅舅当年包庇褚遂良侵地事,随自己心意安排朝臣、贬斥御史桩桩件件也属于曲改正理、为人求情吧。雉奴有没有挨个罚舅舅笞五十没有可见还是心软啊。”
长孙无忌
窗外日暮迟迟,光线渐暗。
两人点起灯烛,怀着同样的心情,将大唐的职制律律精雕细琢起来。
哪怕他们今生也不会回到朝堂中去。
但只要大唐的朝堂臣子、这大唐天下,能够因此律,变得更好一点,便足矣。
洛阳宫。
六月上旬,黄道吉日。
清晨。
吏部外的高墙上,终于贴出了正式的资考公文。
姜沃听到外头的人声,走出去,就看几大张红纸下的大片空地,被各署衙胥吏挤了个水泄不通。
每个人都在拿了纸笔奋笔疾书的抄录,等着回去上报上峰与传抄散人。
不过半日,该公文便传遍了洛阳城各署衙。
作为国子监司业,崔朝处自然也得了一份。
但他并没有看,也不用看。
作为家属,这份公文的具体内容,他昨夜已经听最终审稿的吏部侍郎挨个念叨过了。
他想起昨夜灯下,唇角带了几分笑意。
姜沃是睡前不放心,又叫他一起,最后看了一遍明日要张贴的公文。
崔朝就见她乌发如云,本来散落披在肩上,后来似乎是嫌头发总是滑落碍事,就从笔林上,随手取了一只新毛笔,把头发挽了起来,露出莹若积雪的侧颜。
又听她将几页公文一一道来。
“第一张吏部资考制注解。”便于广大候选官了解,何为吏部资考授官制度。
“第二张显庆二年吏部资考具体事仪。”这是今年的报名要求与具体考试流程。
“第三张国考与省考的分类详解。”
“第四张显庆二年各署衙招置实职官的职位、数目、招考要求。国考”
“第五张显庆二年各州县招置实职官的职位、数目、招考要求。省考”
以上两张公文,并非吏部所出,而是各署衙报到吏部来的中间也少不了一些极限拉扯。
比如风水轮流转,现在换户部尚书坐在王老尚书跟前不走了,静坐要求道多给我们户部几个入流官名额吧
姜沃每每想起,都要笑一回。
她笑过后,才扶了扶头发上插着的笔杆子,对崔朝说完最后一张。
“第六张候选官报考名刺填报说明。”这是让考生们统一填报名表,方便吏部统计归档。
崔朝还记得她数过这几张公文后,转头看向自己。
眼眸晶亮而饱含期待
“明日此公文贴出,你就在国子监多走一走,帮我收集下候选官的反馈意见。”
“尤其是他们对哪一方面反应最大,对哪一道条文最不理解。”国子监六学数千学子,是最好的信息来源。
崔朝想起她昨夜这句话,起身走出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