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语气微妙道“怀英,你怎么看”
狄仁杰闻言一怔“姜侍郎说的是什么事”
姜沃这才补了一句“就是李义府提出的禁婚令。”
“此时不在朝堂,你我只是私下论一论。”
“毕竟你也随赵国公与大公子修编了半年的律法,想必对律法的修拟和推行颇有心得。”
“怀英觉得,这道世家禁婚令诏令天下,甚至是直接编入永徽疏律中会如何”
狄仁杰显然已经想过了这个问题,很快做出了回答。
他与姜沃的意见一致,不但觉得很难推行下去,也预料到了,甚至会起到禁婚家身愈贵的反作用。
真应了那句“自有国情在此”。
两人讨论过对于禁婚令的看法,狄仁杰不由又想起一事,面上略有些迟疑。
姜沃看了出来。
“无妨,有什么话,你直接说就是。”
狄仁杰的神色清正。
他直问道“姜侍郎既知,长久以来的风俗难改,朝廷骤然下诏,只怕也是一纸空文。”
“那为何姜侍郎又很坚持,请旨改那一条户婚律呢”
姜沃也不禁微微一叹。
她知道狄仁杰说的是哪一条
是那一条“禁中表为婚。”
中表为婚,是包括姑舅表兄弟姊妹为婚、两姨表兄弟姊妹为婚的近亲姻亲。1
姜沃是几年前的新岁想到这个问题的
彼时皇帝正宛如催生办上身,力劝姜沃有个孩子,好与皇家婚配。
姜沃在皇帝面前混过此事后,忽然惊觉以此时的社会风俗,以及皇帝想要结亲施恩给身边亲厚人的性情,安安将来的婚事,便有可能是中表亲。
就像历史上的太平。
她的第一位驸马薛绍,便是皇帝同胞姊妹城阳公主的儿子,是正经的表哥。后来的驸马武攸暨,也是中表亲。
姜沃就是那时候真正去了解大唐户婚律的。
那却也是她第一次体会到,有时候律法在传统、风俗面前,竟然是无能为力的。
说来,姜沃原本一直以为,中国古代,对于近亲结婚这件事,是缺乏科学认知,甚至是具有反向认知以差当好的
不但没有认识到近亲结婚对子孙后代的风险,反而将亲上加亲作为一种好的婚姻。
直到她来到大唐,待的越久,越体会到那句不能小瞧古人的智慧。
并不是年代久远,人就都是蒙昧的。
古人,实则很早就认识到了近亲结婚的危害
春秋时期的左传里,就曾提过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可见两千多年前,古人已经认识到了,太近的血缘关系,会影响子孙后代的繁衍。
如果说那时还是以姓氏区分,只隔绝父系一脉的近亲婚姻。
那么到了唐之前,南北朝时候,人们也已经有了明确的认知,母系的近亲,照样会有让子孙后代更多疾的风险